欢迎进入学多网旗下婴幼儿教育频道!关注婴幼儿教育,刻不容缓!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教培训 >

幼教培训

幼儿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更新日期:2015-11-25   作者:zhiying 浏览次数:
  

  “教师专业化”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幼儿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奠基者,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当前幼儿教育完善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质量,然而在教师专业化推进过程中幼儿教师专业化往往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无论是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都将是不利的。为此,笔者针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现状加以分析,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探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如、完善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树立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新理念、促进幼儿教师学会积极反思、幼儿园应成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等,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讨或参考。

  一、 什么是幼儿教师专业化?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幼教改革也全面展开。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其中幼儿园教师是关键。要想取得教改成功,就要求一线教师由原来的“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这也是时代对教师发出的呼唤。这一转化过程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所谓专业化,就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一些有影响的讲究报告相继出台,1993年全美幼教协会发表了《早期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概念体系》。它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幼儿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

  二、由于受地理条件、县域文化、经济基础和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令人担忧,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参差不齐。

  为更好地把握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现状,笔者对当地的幼儿教师进行了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的调查。调查发出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中各类结构具体如下:学历结构:大专以上22人,占11%;大专42人,占21%;中专82人,占41%;中专以下54人,占27%.年龄结构:45岁以上10人,占5%;35~45岁40人,占20%;25~35岁86人,占43%;25岁以下64人,占32%。职称结构:高级24人,占12%;一级68人,占34%;二级86人,占43%;无职称22人,占11%。专业结构:幼儿师范或师范专业毕业148人,占74%;非幼师或师范专业毕业52人,占26%。基于调查,首先分析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从调查结果看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即中专以上毕业)仍然偏低,从职称结构的调查结果看,四个年龄组幼儿教师的职称结构也不合理,总体上具备高级和一级幼师资格的教师仅占46%,即大部分幼师属于初级职称或无职称的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幼儿教师整体资历较低的现实。这种差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幼儿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难以适应新《纲要》的贯彻实施。

  (二)缺少专业培训。

  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我县幼儿教师90%以上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在职专业进修与培训。幼儿教师长期工作在保教第一线,却因缺乏职前与职后幼教专业培训,使得她们在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时,感到力不从心、束手无策,他们亟需在学习与研究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专业自主发展受限。

  幼儿教师对幼儿教师职业缺乏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只是尽职尽责地看好孩子,在孩子活动时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适当地学学拼音、算算数学就可以了。至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工作职责、自身的专业学习与发展很是轻视,对专业发展基本的理念欠缺。专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不足,这就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没有教学自主意识和是非观念,不能和各种危害幼儿发展的错误要求、做法与制度抗争,而只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四)职业道德受到挑战。

  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道德期待和幼儿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之间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尤其是在当前改革开放的环境下,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幼儿教师整体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师德滑坡、职业怠倦等现象,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与教师职业道德操守相背离的行为。

  (五)教育教学任务繁重。

  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大,保教不分。据我调查,幼儿教师工作时间较长,一般在八小时左右,有的甚至超过八小时,而且工作量很大,每个班只有两个教师,没有保育员。离县城越近的乡镇幼儿园,幼儿园之间竞争激烈,幼儿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高,教师的压力就越大;较偏远的乡镇幼儿园,幼儿教师压力相对较小,但幼儿教师的任务繁重,大都是混合班,只有一个教师,从早上7点半上班,一直到傍晚幼儿离园,教师们既要负责教育又要负责保育,保教系于一身。

  二、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地区之间、园所之间、教师之间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究其原因,有社会、家长、幼儿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也有教师自身缺乏自觉主动的内因,笔者着重从幼儿园管理和教师自身的角度进行以下探讨。

  (一)外在因素

  1. 待遇得不到保障。

  幼儿教育属非义务教育。目前,许多幼儿园存在编内和编外两种编制的教师,由于性质的不同,一些编外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扣除保险,每月收入微薄,生存尚存在问题,安居乐业又从何说起。对于一些能力强的编外老师,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更加使得她们对自身的工作缺乏热情,积极性不高,产生应付了事的消极心理。

  2. 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

  幼儿园日常的保教任务就比较繁重,再加上由上自下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如果幼儿园不能统筹规划,巧妙安排,那教师就会被动应付,只有招架之功。有些幼儿园规定教师要摘抄成千上万字的信息,读书笔记等,资料、形式化的东西太多,往往使得教师被牵着鼻子走,身心疲惫得不到解放,没有自主发展的空间,专业化发展又从何说起。

  3. 缺乏良好的机制氛围。

  “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说的是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作用。良好的园风、常规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营造学习、研究的氛围,适度的压力促进教师的工作。

  有的幼儿园没有有效的考核奖惩细则,教师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差无区别,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缺乏发展的动力。

  4.缺乏有效的引导。

  有些教师,想在专业上进行学习和研究,但不知从何下手,缺乏独立的思考和有效的引领,想做而不知怎么做,若无明确的目标导向,遇到专家和领导指向哪里,就盲目的奔向哪里,了解的是很多皮毛,鹦鹉学舌般的人云亦云,不一定切合自身的实际水平,所谓效果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二)内在因素

  1. 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起点低。

  有些教师文化水平起点较低,虽经过专业培训,但不能灵活运用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工作中不善于观察和思考。教学时只能照本宣讲,预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不够明确,理论的匮乏,行为的低效性都说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还处在一种较低的水平,缺乏专业化发展基础。

  2. 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不强。

  首先,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那是专家、学者以及名师才能去做的事情,产生“高处不胜寒”的畏惧感。其次,教师疲于应付工作,问题意识不强,不善于总结反思工作,没有系统掌握科研的方法,笔头功夫薄弱,不能及时研究改进自己的工作。

  3.存在惰性,缺乏恒心毅力。

  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忙于常规工作,没有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生活很安定,已经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有种满足感;有些教师刚开始兴致较浓,当正式实施后,又觉得太难太繁,认为目标太遥远,有种迷茫的感觉,刚开了头,稍有波折就结了尾。这些都是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存在惰性、缺乏坚持性的表现。

  4.没有成就感,缺少内在的动力。

  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取得成绩,有了收获之后,便会产生成功的喜悦,也就是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让人产生内在动力,更加自信,激励人更进一步的努力。如果教师没有在这方面取得成绩,不曾有过强烈的情绪刺激,那就很难体会工作的成就和幸福。目前教师在专业化发展方面首先就是要做,要动起来,要进行学习和研究,做了然后知不足,做了才有机会,有机会就有可能收获到成功。

  三、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对策

  (一)、完善幼儿教师准入制度。

  我们应按国家要求,在制度上规范和保障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幼儿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观念,更应是一种制度。我国从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不仅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有力支持,而且,建立教师资格证认定制度,制定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使幼儿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二)纠正错误观念,树立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新理念。

  1.要明确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幼儿教师应该像医生、律师一样具有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他们的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因此,应加大对幼儿教师专业性的宣传力度,使这一职业发展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专业。

  2.要刷新幼儿教师的自身观念和角色定位。部分幼儿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淡薄,对职业规范、职业周期、专业发展规律、职业价值取向等问题认识不清,没有树立终身从事幼儿教育的观念,在专业学习上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躁情绪,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专业的长远发展。还有些教师仅仅把自己定位在“教书匠”甚至“保姆”的层次,这显然与当代幼儿教育的专业所求有一定距离,离“专业型教育家”和“研究型教师”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幼儿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教师专业化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视自己为新型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要视自己为教育教学和保教过程中的促进者、研究者、改革者与决策者。

  (三)促进幼儿教师学会积极反思。

  幼儿教师的研究能力,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保教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反思是指幼儿教师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它要求幼儿教师细致观察并发现问题,通过系统的、客观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对保教活动进行新的实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理论水平。它强调幼儿教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幼儿教育的需要。让幼儿教师在学会反思的过程中促进专业化的发展。

  (四)、幼儿园应成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幼儿园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应树立幼儿园不仅是培养幼儿的场所,而且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的理念,发挥幼儿园使幼儿和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适切的目标引领

  教师要有明确具体的专业化发展目标,幼儿园必须引领教师制定适切、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如何制定?依据有两点:

  1.找准突破点。

  全能的幼师毕竟只有少数,要想全面发展,面面俱到,就得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效果还不尽理想。教师若能依据自身的特长,找准一个突破点,持之以恒地实践,形成自身的特点,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也不是难事。

  2.找到着落点。

  目标必须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教师的专业成长依靠幼儿的发展得以实现,幼儿的发展使得教师的教育研究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促进师生在此过程中相互成长,实现共赢。

  二、建立有效机制

  针对教师负担过重、待遇偏低、工作环境存在负面影响等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建立以下机制:

  1.高效的整合机制。

  幼儿园必须将师资培训、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及家长工作等进行有机整合,使一些工作相对集中,不做重复的劳动,取消形式化的事务,减少低效的工作,注重工作的实效性,切实减轻幼师的工作负担,为她们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良好的激励机制。

  幼儿园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在教研、科研方面加大考核力度。对于编外教师,享受与编内教师同样的奖励和福利。介于编内外教师的总体水平不平衡的实际状况,考核时可将编外教师归为一组,进行编外教师之间的考核评比,这样可缩小与公办教师的差距,相对较为合理,保证能力强的编外教师与优秀公办教师享受同样的奖金。在骨干培训、活动参与、评先评优方面,也多为能力强的编外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充分调动她们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3. 整体的联动机制。

  对于每一项工作,幼儿园必须整体规划,准确地用人定位。工作中的统筹安排,优化组合,分组行动,分头落实,充分发挥每一位职工的优势,挖掘她们潜力,激发她们的智慧,既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又能整体联动,齐心协作,增强凝聚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中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具体指导。幼儿园要集思广益,提供机会,让教师借助园内、园外、领导、同事、专家等方面的资源,帮助教师获得学习和指导的机会,助推他们走向成功经验的同时,使得教师专业成长的羽翼越来越丰满。

  三、强化成果意识

  1. 把握契机。

  人们常说“挑战和机遇并存”,有挑战才有机遇。教师要克服畏难心理,勇于参加一些教研科研活动,把握机遇,活动中加强学习和锻炼,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和智慧。注重活动的过程,力求达到预期效果,大胆展示专业素质。

  2. 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在工作中既要大刀阔斧,改革创新,但在具体活动中,也要关注细节,把握教学中的随机应变教育,关注能力差的幼儿等,使细节问题转化为自己成功的亮点。

  3. 撰写教科研论文。

  教科研论文是交流教学体会、教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撰写幼儿教育科研论文的质量是评价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幼儿教师要善于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及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平时勤于积累和乐于练笔,学习科研方法和教科研论文的撰写,并积极投稿,勤写苦练,在总结提炼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相信一定会“功到自然成”。

  当教师有了一定的成果,就会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工作的幸福,必然会充满自信,增强学习研究的自觉性、主动性,沉湎于孜孜不倦地求索之中,必然会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儿童娱乐

少儿动画

智力游戏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