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很多小朋友将在父母的陪伴下过一个难忘的节日。然而,在位于樟木头镇的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离开家庭的怀抱,在外流浪,辗转来到救助保护中心,一住就是好几年。
据介绍,这里的孩子将近6成属于智障儿童,而对于那些正常的孩子,他们大多因为家庭问题、叛逆期出走、被拐卖三大原因而在外流浪。归根结底,这些孩子在外流浪,跟家庭监管不力分不开。
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找到了,送回家,再度离家出走……如此反复循环,在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也不乏重复救助的例子。该中心成立12年来,以不同的方式救助了数千名孩子,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拥有自己的家庭,但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家庭问题,孤儿在外流浪的案例较为少见。也有少数儿童因迷路或被拐到异地导致流浪。有些孩子被救助后,表现出较为抵触的情绪,也不愿透露回家的线索,最终无法回家。
是什么原因令这些孩子宁愿流浪在外挨饿受冻,或寄住在救助保护中心,也不愿回到父母身边呢?“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探访了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倾听了孩子们的心声,同时对孩子离家出走的案例进行梳理。
社工们说,孩子其实都很优秀,也很听话,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有专家认为,为了让孩子不再外出流浪,除了家庭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庞大的社工队伍进行心理救助。
案例1
难忍家庭暴力离家出走
小瑶是河南人,今年9岁,2013年在外流浪,被警察发现后送至救助站。由于未能找到亲人,最终送到救助保护中心进行安置。
小瑶活泼好动,和救助保护中心其他孩子一起欢乐玩耍。和记者交流时,也表现得比同龄人更为成熟。而提及家人时,她的情绪马上发生了强烈的变化。社工告诉记者,这是个可怜的孩子,她刚被警察发现时,脸上背上满是伤痕。这些伤痕都是她的妈妈和一名叔叔掐的。
小瑶的父母都在河南老家打工,家里有哥哥和弟弟。哥哥虽然已经长大成人,但无业在家。还没离家出走之前,小瑶经常帮忙带刚学会走路的弟弟。而父母由于感情问题,经常吵架,小瑶也经常无故被打。在一次被打了之后,小瑶选择了离家出走,就再也没回去了。
和小瑶一样,今年9岁的小羊也是因为家庭暴力而离家的。去年8月,小羊做完作业出去玩,走了很远的路。想到经常被爸爸打,于是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后被送往东莞救助站住了约两个月,由于未能找到其家人,最终送到了救助保护中心。
两个孩子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些年来,救助保护中心从未放弃为他们寻找家人,但每每提及家人,他们的戒备心理就很强,不肯叙述家庭情况,寻亲之路举步维艰。
案例2
因家庭问题,孩子不愿回家
妞妞扎着马尾辫,采访时,她正粘着一名社工,亲切地叫她姐姐。这个小女孩很讨大家的喜欢。
妞妞从小与妈妈两人相依为命,两人居住在黄江镇一间出租屋内。2013年的一天,妞妞和朋友出去公园玩。回到家之后,发现房门紧锁,妈妈不见了。房东告诉她,妈妈已经退了房走了。说到这里,妞妞有些哽咽,她在出租屋等了好几天,最终还是未能等来妈妈。
去年,在救助保护中心的帮助下,妞妞的妈妈终于找到了。这时,工作人员才发现妞妞的妈妈是个精神病患者,正在东莞救助站接受救助,无照顾他人的能力,甚至连妞妞都不认得了。通过DNA检测,工作人员确认了两人的母女关系。
可是,由于妞妞的妈妈没有户籍信息,也无法描述其他家人的情况,妞妞只能继续留在救助保护中心。
小强是四川泸州市人,从小和爷爷一起生活。后来爷爷去世了,他就跟随父亲来广东生活。去年,由于和父亲发生口角叛逆出走。小强向记者透露,刚开始他还清晰地记得家庭地址,可是他不愿告诉警察,因为那时他并不想回家。
“后妈经常打骂我,我不想回去。”小强说,在救助保护中心住了将近一年,看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找到家人,自己也很想回家,可是他已经忘记如何回家了。
案例3
轻信陌生人,被拐至异乡
小帅今年14岁了,7岁那年,他独自外出游玩,有个陌生男子开车过去,让他上车,称带他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小帅跟随他上了车,车子不知开了多久,小帅被带到了广东。
“他们把我关在一个房间里,不给我饭吃。”小帅说,他被关了3天,后来趁人贩子不注意逃跑了。逃出来后,小帅开始了流浪生活。据他本人描述称,他在广州帮别人贴小广告,以此换取三餐饭菜及零花钱。有一次外出贴小广告迷路,最终被警察发现,送至救助站。
采访时,小帅悄悄告诉记者,被拐之前,父母已经离婚,两人经常吵架,这令他十分反感。在外流浪,虽然挂念爸爸妈妈,但他并不想回去。如今7年过去了,小帅对家人的思念越来越浓,但很多记忆已经模糊。
来自云南的小林也是因为被拐来到广东的。据她本人描述,她是被一对夫妇骗到东莞的,他们打算将她给卖了,幸好这对人贩子最终被警察抓获,她最终才得以解救。小林在救助站住了几天后,被转至救助保护中心。
由于无法查明地址,小林至今仍滞留在救助保护中心。对于家里的事情及被拐经历,她不愿多讲,也明确表示不想回家。
探因
孩子为何宁愿流浪也不回家?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老师马林芳在救助保护中心任社工督导,她告诉记者,来到救助保护中心的孩子,除了部分存在智力障碍之外,导致流浪的原因或多或少与家庭关系有关。
“有些孩子父母在外务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少关爱。”马林芳说,这类孩子平时受到的关爱比较少,往往较为容易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难题,而未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厌学的心理加上渴望被关心,就容易采取“离家出走”的方式引起关注。也有部分孩子抱着“闯世界”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心态。
此外,马林芳还提到,有些父母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时简单、粗暴,实际上,虽然孩子的年龄比较小,但已有自己的想法,棍棒教育容易让孩子对家庭产生怨恨,从而离家流浪。
“这些孩子的年龄比较小,有的只能描述家里附近某一栋楼的样子,回家线索较为模糊,有的孩子甚至记不清自己家住哪个省份。”马林芳说,也有的孩子故意隐瞒回家的线索,最终只能长期滞留在救助保护中心。
成长
倾听和尊重,让孩子变得很懂事
救助保护中心一名姓丘的社工告诉记者,很多孩子刚到救助保护中心时,表现出剧烈的抵抗情绪,甚至对社工、教工大发脾气。
“还记得小帅刚到中心的时候才7岁,上课不认真,也很暴躁。”丘社工说,教工提醒他认真听讲时,他就会发火说‘你又不是我爸妈,凭什么管我’。”对于孩子这种反应,丘社工说,这是孩子到一个陌生环境自我保护的表现,完成可以理解。
为了打开孩子的心扉,社工们尝试着和孩子做朋友。“孩子是很聪明的,你对他们好,他们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丘社工说,工作人员很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会强迫他们说出离家的经历。比如,对于不太爱说话的孩子,社工们通过沙盘活动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在适当的时机倾听他们的倾诉。
如今的小帅已经14岁,在救助保护中心7年,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一个讲义气的孩子。”这是社工们对他的评价。小帅在救助保护中心有一个要好的朋友是智障儿童,小帅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我要好好照顾他,直至他找到家人为止。”小帅的这句话在社工们看来十分暖心。实际上,很多孩子经过社工的照顾和陪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瑶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三年级水平的她成绩优秀,英语经常考满分,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也表现出惊人的天赋,这两年救助保护中心联合晚会主持的重任均由她包揽。
教育
“孩子都很优秀,需要的只是恰当的教育方式”
“孩子们其实都很优秀,也很听话,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采访时,社工不禁向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作为救助保护中心,不仅要千方百计帮助孩子寻找家人,还要肩负起教育、培训的任务,让他们健康成长,将来更好地回归社会。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救助保护中心把课堂搬到了中心,请樟木头镇华太学校派出老师每天到中心授课,包括了语文、数学等常规课程。
中心社工科还和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开展“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模式创新探讨”项目。社工科实施“蒲公英”职业生活能力训练计划,开展缝纫、理发、烹饪、种植、酒店管理、电脑等技能培训,使受助儿童掌握一技之长,培养生活自信及价值感,促使其更好地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马林芳说,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礼物就是陪伴。社工们和孩子做朋友,从心理上给予他们安全感,在不断的接触和交流中,孩子慢慢放下防备。
建立社工队伍进行心理救助
救助保护中心社工科副科长张志峰说,中心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回归家庭、社会。而无论是家庭暴力、叛逆出走、或是迷路被拐,这些儿童的离家流浪无不折射出家庭监护的不到位。
据心理专家介绍,叛逆期的孩子情绪仿佛多变,对家长的话也有一定的抵触。比如,他们今天对妈妈撒娇,明天或许可能会嫌弃妈妈太啰嗦了。孩子正是通过这种反复的方式建立自我。而一些特别事件,也容易令孩子的心理产生变化,如考试没考好,和同学发生矛盾等。马林芳建议家长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尝试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因为孩子渴望得到尊重。
不过,马林芳认为,家庭教育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由于部分家长文化水平有限等客观因素,一旦发现孩子有“离家出走”的苗头时,难以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个时候,第三方介入调解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一些流浪后回归到家庭的孩子,有些父母为弥补自己的过失,往往百般迁就,反而适得其反。马林芳建议家长应更多关注这类孩子的未来,而不应过度追问他流浪的经历。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