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2岁了,因为爸爸被派驻外地工作,每到长假才能回来,所以平时孩子都是我来照顾。但是都说父亲对男孩的养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我们家的客观条件却决定了儿子无法和父亲长期相处。作为母亲,我该如何帮助他成长为一个小小男子汉呢?专家:小男孩首先是通过对父亲的观察和模仿,来感受和把握到自己的性别角色;以及在与父亲相处、尤其是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诸如好奇心、冒险精神、竞争意识、理性思维……
老师:
我家宝宝2岁了,因为爸爸被派驻外地工作,每到长假才能回来,所以平时孩子都是我来照顾。但是都说父亲对男孩的养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我们家的客观条件却决定了儿子无法和父亲长期相处。作为母亲,我该如何帮助他成长为一个小小男子汉呢?
默凡妈
默凡妈:
的确如你所言,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作用非常重要。小男孩首先是通过对父亲的观察和模仿,来感受和把握到自己的性别角色;以及在与父亲相处、尤其是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诸如好奇心、冒险精神、竞争意识、理性思维等等,对男性而言尤为重要的品质。此外,父亲对待孩子的方式,与母亲提供的无条件包容与支持也不同,是以价值判断为导向的,在结构完整的家庭里,这种自然而然的分工其实也是一种合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他相对平衡的支持与引导,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家庭结构中也有“三角稳定性”
三个人的多边关系比较丰富,孩子不仅能在与“爸爸”、“妈妈”及“爸爸和妈妈”的多种关系中习得与人相处的方式,也能在观察爸爸、妈妈之间的相处过程中,获得学习。并且在这种关系结构中,也更容易形成均衡态势。比如妈妈总有疲累的时候、不耐烦的时候、跟儿子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此时爸爸的存在便能起到中和作用。可是在母子一对一的关系里,缺少这种缓冲地带,处理不当,很容易两人的距离太近,对孩子的成长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我们总是强调说,爸爸要尽量参与到育儿的全过程中去,这并不仅仅是指父与子之间的单向关系,更指父、母、子三人之间,要建立一种充分参与的动态平衡。但是如你所言,客观上有时无法达到这种理想的家庭状态,不过你也不必因此而过分忧虑。试问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达到理想状态的情形又有几多呢?
在有缺憾的状况下,找到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首先在3岁之前,宝宝所需要的主要还是生活上的照顾,以及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的建立。这也就是说,与妈妈的关系要比爸爸紧密,需要妈妈要比爸爸来得多。你作为妈妈能够陪伴在他身边,对他的这个成长阶段而言,就是最重要的。
其次在性格与品质的培养方面,固然父亲有他的长处,但这并不是说,母亲就无法提供儿子上面所说到的那些特质。唯一需要你去注意的,就是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而不是仅凭着感性——自然自发的母性——去养育孩子。
运用理性思维,就要求我们首先去思考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我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说是基本问题,因为不想清楚这一点,其他都无从谈起,但这也涉及到很深的价值观层面,所以要求作为母亲,你首先要对此有相对清晰的认识。当然这也涉及到男孩与女孩的差别问题。对此有了基本把握之后,再接着思考:我要运用哪些方法、手段,才能达到这个养育目标?
如果想要一个勇敢的小男孩,就不可以对他过度保护;如果想要一个大气的小男孩,就不可以跟他死抠细节、斤斤计较。
价值观就是你的中心和指针,当一切都围绕着它展开,当一切都以它为指归,我想,你对儿子的养育就会有章有法。凡事想一想: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现在的做法,能实现这个目标吗?你就一定不会以养育女孩儿的方式去对待你的儿子。你更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引导,将那些对男孩而言非常重要的品质,透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传递给他,并对那些不太适合男孩的特质,有意识地加以弱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你可能要花费更多心思,但我想说的是:爸爸做得到的,你也可以!
为孩子寻找男性榜样
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在3岁左右,孩子会开始萌生出朦胧的性别意识,进入蒙台梭利所谓的第一个“性别敏感期”。这是你即将要面对的状况。如果爸爸在身边,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会进行得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有些事情可以由爸爸和他去做“男人之间的对话”;更重要的是,小孩子最主要还是透过观察与模仿,而非语言教育,来进行学习的。爸爸本来应该是他最主要的模仿对象,此时的缺位就需要你多花些心思去弥补。
建议尽量在生活圈子里,寻找一位或几位“男性榜样”。比如,孩子的祖父或外祖父,其他男性亲属、邻居、好友,或他的老师等等。首先这个人的形象要符合、至少部分符合之前我们所说的,你对他的成长期望,即价值观,然后引导他去注意和学习这些方面。其次这个人要与孩子有一定的亲密程度,最好能够有一定频率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这样才能在耳濡目染中,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影响。比如你可以在周末固定地带孩子去亲戚家,或约朋友一起出去玩,或者如果他在上亲子班之类的,就尽量为他挑选一位优秀的男性教师。
培养孩子对父亲的认同感,对男孩的成长至关重要
当然,你还要尽量让父亲的形象在他心目中具体起来。毕竟,父亲才是对儿子最重要的男人!你可以定期让他们通电话,常常给儿子看爸爸的照片,告诉他爸爸的故事,尤其是当下爸爸的情况。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邀请他一起来想一想:“如果你是爸爸的话,会怎么来处理呢?”小孩子都喜欢做角色扮演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他就能自然而然地学习到“爸爸的思维方式”、“男子汉的做法”,从而确立起自己的性别意识。但这并不是说,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的。不是的。正相反,女性其实就像一面镜子,透过她,男性才能看到自己的形象。因此你的反应,也会让儿子感受到:什么样的男性是妈妈所赞赏的——是好的。坦然地与他共度这个敏感期,你能帮助到他的,比你想象得更多。
距离感的把握才是真正的难点
正如上文所言,在一个结构完整的家庭里,父亲、母亲和儿子,三者之间构成丰富而彼此平衡的关系。宝宝刚出生时,仍然保留着部分与母亲的一体关系,母子亲密无间。然后随着他的成长,独立性开始萌芽每个家庭都要去处理的问题。
许多妈妈其实并未意识到,自己对宝宝的依恋,一点也不比宝宝依恋妈妈少,甚至可能还要更多一些。当宝宝主动离开妈妈怀抱,奔向更大的世界时,在妈妈的心底里,其实会生出一些失落感。而爸爸的存在,首先会赋予妈妈以“妻子”的角色,把你从单纯的母子关系中拉出来,让你拥有更丰富的关系形态,进而拥有更自由的心态,而不会只盯牢儿子一个;那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可是如果爸爸长期不在家,家里就只剩下两个人、一种关系。
如果距离控制得不好,有可能孩子过分依恋妈妈,表现出胆小、怕生、不愿接触外部世界等特点。也有可能妈妈过分依恋孩子,对他施加过多的控制,甚至下意识地想要和他建立一种专属关系,并从这种过度的亲密中衍生出一种角色的融合——尤其当孩子是个男孩时;而父亲则变成了站在外面的那个陌生人。
这种情况对男孩的成长更为不利。“假如一个男孩被母亲倾注了全部的温柔,将会下意识地变成被母亲禁止逃离的情人。”法国家庭心理治疗师尚塔尔•德•高尔皮耶尔观察到。如果不想把你的儿子变成一直蜷缩在母亲怀抱中的小婴儿,首先你需要关注的不是他,而是你的丈夫。始终与丈夫保持良性的、亲密的关系,是你能给儿子的最佳礼物。同样重要的是你的独立自我。只有清楚地区分出,哪个部分是你自己,哪个部分是妻子,哪个部分是母亲,你才能确信,自己给予儿子的爱是纯粹的,真心实意的,清澈透明的。
然后你需要引入更多的关系形态。多带儿子出去玩,接触不同的人,亲戚、朋友、亲子班的老师和同学……建立起丰富的多边关系。从前我曾写下这样一句话:爱一个人,不是要他为了你放弃整个世界,而是要让他透过你获得整个世界。
现在我还想再为你写下另一句话:或许世界上其他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但唯独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他能自由自在地离开。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