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Harry刚到加拿大时4岁半,在国内上了一学期的幼儿园小班。到了多伦多,我一打听,这里的幼儿园只有两年,4岁上JUNIOR KINDERGARTEN(简称JK,相当于国内的中班),5岁上SENIOR KINDERGARTEN(简称SK,相当于国内的大班),6岁上小学。幼儿园通常都和小学在一起,不是独立的机构。而且,这里的入学不是像国内按照9月1日来划分的,他们的时间节点是12月31日,所以同一年出生的孩子都在同一年级。Harry就这样“跳”了一级,进入中班啦!
加拿大的公立幼儿园是政府出资的,不用付费。入学也是就近原则,从教育局网站上可以查到你所住的区域对口的幼儿园。当然,这里没有“户口”的概念,只要你住在某一个区域,不管是买的房还是租的房,都可以入读对口学校。
完全没出现“入园适应”问题!
注册那天,我和他的老师聊了聊,大致了解了他们班的情况和一些“规矩”:有20个左右孩子,配备两个老师;早上8:50上课,下午3:20下课,午饭是家长自己准备好让孩子背来学校的(后来才知道因为这里的孩子有各种过敏状况,而且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学校很难统一安排膳食,所以索性让家长自己准备了);家长接送孩子不能进入室内,只能送到门口,孩子自己走进更衣区域,把外套脱下挂好,午餐包放好,冬天要脱下雪衣、雪裤、雪靴,换上室内鞋,再走进教室;下课的时候也要自己把衣服再换回来,背上书包和午餐包出来……
入学前,我很担心Harry的语言问题。他英语几乎零基础,又是全新的环境,能适应吗?Harry的主要负责老师是个娇小的金发女子,她安慰我说:只要教会Harry三个基本句子就可以了:一是wash room(洗手间),因为这里不像国内幼儿园那样由老师带孩子定时集体排队去洗手间,而是孩子随时报告要去洗手间;二是line up(排队),孩子每天有两次户外活动时间,都需要排队出教室,玩好之后排队回教室;三是 snack time(吃东西时间到啦),每天上午10:30是吃点心时间(点心和水或饮料也是自己带的),中午12:00是午饭时间。午饭后没有午睡,而是户外活动,在院子里的小坡小林子小操场跑跑跳跳,骑小车,跳房子,玩沙子。
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Harry 毫无障碍地融入了他的新集体,每天都挺高兴。班上有几个中国孩子,其中大半不会说中文,也有会一点中文的。这对Harry 来说是个不错的过渡,他的英语进步很快,卡壳的时候又有会说中文的孩子救急。大约1个月之后,我问他:加拿大的幼儿园好,还是中国的幼儿园好?Harry对这类需要作比较的问题通常以“都好”来应对,这一次,却很爽快地回答:加拿大幼儿园好!我忍不住追问。他回答:因为中国幼儿园老是要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这里可以在地毯上随便坐,也可以爬、可以跪,还可以躺!还有,这里不用睡午觉,可以一直玩、玩、玩!(从小不喜欢睡午觉的小男生,果然是乐坏了)
大班伊始,孩子拉着父母的手参观教室!
Harry 很快升到了大班(因为中途插班,中班只读了不到两个月)。开学不久家长受邀去参观学校,每个孩子都骄傲地拉着父母的手,带他们参观教室,作介绍。原来他们的教室还挺大,有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分别 取名为reading corner(阅读角)、color corner(绘画角)、Lego corner(积木角)、 art corner(手工角)……每个功能区都有一张可以坐五六个孩子的圆桌。教室中间是一大块地毯,不规则地散放着一些小块的长方形垫子,旁边立着一块黑板。每天的carpet time(集中学习时间),孩子们就坐到地毯上来,老师会教一些诸如颜色、数字、形状、季节、月份、天气等知识,或者是教孩子一起唱歌或念儿歌。其他的时间,孩子基本都分散在各个角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玩,老师主要负责保证安全、调节纠纷,回答孩子的问题或提供适当的帮助。墙上贴满了孩子的作品,比如春天主题的涂鸦啊,剪的各种形状的纸片啊,近期学的儿歌啊,还有孩子活动时候的照片等。
基本没“作业”!
幼儿园没有“作业”,Harry 倒是经常带“作品”回家,比如母亲节带回来一张画,中间贴着剪下来的他的小手印;父亲节带回来一张爸爸的肖像画……每个周五会带回家一本薄薄的小书,老师要求周五、六、日三天每天由家长陪着读一遍,在reading log(阅读日志)上签好名,周一再带回学校。学校的各类活动通知,老师都会放在孩子的书包里。家长有什么事,就写一张纸条放在孩子书包里带给老师。这里的老师不给家长留个人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等都不留。学校每月给家长发一份电子版的简报,报告学校各类活动和新动向。家长有事,可以给学校打电话,也可以接孩子的时候留下来和老师聊一聊。家长会也不是集中开大会,而是老师和每个家长约15分钟时间一对一交流。
幼儿园有趣的活动很多,比如老师带孩子一起参观科技馆,春天在附近的草地树林里徒步2公里,夏天快到时有滑板车和自行车“彩车大游行”,圣诞前有合唱表演,其他还有捐出干净的旧衣服为学校筹款,绘画涂色比赛,迷你书展,捡树叶做拼贴画,一起养花养小宠物比如小乌龟和鱼等等。每次有孩子过生日,老师就会带领大家一起唱生日歌。每天,都会有一位孩子当special helper(小帮手),这一天要带一件以自己名字的首字母打头的物品给孩子们介绍,还要帮老师一起点名,然后把点名册送到办公室去。轮到Harry当小帮手的时候,他总是特别兴奋,记得有一次带了 hat(帽子),还有一次带了一个迷你电扇,因为热(hot)的时候很有用!
孩子在学校每人还有一本journal (周记本),每周让孩子自己画下一周里面有趣的事,并在图画的下面写简单的句子。学期结束带回家,我一边翻阅一边惊叹于Harry的进步,从乱涂乱画到有模有样的彩色人物画和完整的句子,发现原来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丰富!虽然看起来每天都在玩、玩、玩,可是孩子真的吸收了很多“营养”呢!
时间过得飞快,Harry转眼要幼儿园毕业了。6月底,学校办了一个小小的毕业典礼,孩子们戴上纸做的小博士帽,歪歪扭扭坐在室内运动馆的小舞台上为家长们表演了合唱(这里的表演从不要求孩子整齐划一,总是自然呈现千姿百态),然后老师一个个叫他们的名字,孩子就像装了弹簧一样跳起来,从老师手里接过毕业证书,向台下一鞠躬,一脸开心。简短的仪式结束,孩子们就下台拉着爸爸妈妈吃饼干喝饮料,跟好朋友唧唧喳喳聊天,跟老师和校长合影。当Harry在台上和孩子一起摇头晃脑用稚嫩的童音唱着“everything I do, it’s gift to you”(我做的一切,都是给你的礼物),我几乎感动至泪下。
妈妈总结:
我自己感受最深的是,加拿大幼儿园虽然看起来非常自由,但对孩子的行为规范教育还是很严格的。比如――
平时上课,孩子们都是从院子里的门直接进教室。但如果谁迟到了,就得从正门进去,到校长办公室门口的接待处领一张late slip(迟到单),然后等高年级的值日生过来领回教室(家长只能在接待处等,不能陪着走到教室去)。几次下来,孩子就知道迟到是一件不那么好玩的事情了。
老师规定在教室里只能走不能跑,只有在室内操场上体育课才可以跑。
无论在哪个游戏角玩,都必须take turns(轮流玩),不能争抢。
教孩子自己处理同伴关系:有一天Harry回来告诉我们,今天老师教怎么控制自己的愤怒了,就是要停下来,深呼吸,从一数到十。我心里咯噔一下,从国内从幼儿园到大学,我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从来没有在课堂上学过“情绪管理”这一课,这里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本文摘自《为了孩子》杂志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