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学多网旗下婴幼儿教育频道!关注婴幼儿教育,刻不容缓!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亲子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

教育重点:让孩子多关注自己

更新日期:2015-12-08   作者:zhiying 浏览次数:
  

  让孩子多关注自己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注重灌输他们的不良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而不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的个人身心健康上,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自我成长。结果我们非常在意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而不关注自身的需求。《发展心理学》中提到,中国儿童在自我形象中过多强调对他人的义务,而这主要是因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过分夸大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他人带来的不利影响。

  身边有太多的人对儿童要求比较高,比如要求孩子见人时喊人。我们要求孩子的惯用造句方式是“乖乖的,不然……”但是这样的教育并不会让孩子长大以后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没人时自觉不践踏草坪……

  我经常想,是不是我们强调太多了?是不是我们过于注重口头的说教而不顾个人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了?是不是我们将道德观念过早地灌输给孩子?太强迫孩子执行了?

  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

  ①孩子摘花,家长提醒:“快点儿,一会儿警察来抓你了。”

  如果是确定不能摘的花就告诉孩子不能摘,任何时候都不能,不管是独处还是很多人在时都一样,不要做个分裂的人;如果确实觉得摘一朵也无妨,就告诉孩子只能摘一朵,不要多摘。

  ②孩子不好好吃饭,刚巧旁边有客人,孩子家长爱说:“乖乖吃,不然阿姨会笑话你的。”

  这种话让孩子从小就在意别人是否会笑话他,有些孩子很外向,不在意他人的看法,长大后可能会成为一个自尊心较差的孩子,因为他习惯了没有约束,所有的约束都不是约束;而敏感型的孩子会觉得时刻都有人监视着他、笑话着他,很容易让孩子丧失自信或者不容易建立起自信心来,同时不利于孩子自我发展。

  孩子任何时候都应该乖乖吃饭,确实因为生病不舒服等原因不能吃就别让孩子吃。

  ③一位教师妈妈带孩子参观我们幼儿园,孩子乱动东西,她说:“幺儿,你不乖嘛,你不乖老师不喜欢你。”我听了后很不舒服,作为老师,我只是对孩子说:“没关系,老师一直都喜欢你。”其实,这么做也不好,我和他妈妈的观点明显不同,还没满2岁的孩子不知道会怎么思考我们的话语。或许我不该开口,但当时只是觉得那样对孩子说话,让我非常不舒服。

  ④有些孩子爱抢别人的东西,我们很容易说出口的是:“你再这样做,别人就不会理你了。”我在想,如果强调一下自己被抢后不舒服的感觉和以后没有朋友的孤独会不会更好些?

  ⑤放学后孩子不爱回家,老师下不了班,家长有时会说:回家吧,不然我让你一个人留在这里,这样孩子一般会害怕而跟着妈妈走。但如果给孩子讲如果他总也不走,老师也走不了,老师下班晚了回家休息晚了,明天不能按时来上班,那么谁来带宝宝呢?也可以告诉孩子该回家吃饭了,不然天黑了回家看不清路摔着了怎么办。

  我上面那些建议的话,不一定适合所有类似的情景,但是在与孩子做法出现分歧时,最好让事情和孩子切身的安全与健康等利益联系起来,让孩子多关注自己的需求。

儿童娱乐

少儿动画

智力游戏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