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学多网旗下婴幼儿教育频道!关注婴幼儿教育,刻不容缓!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亲子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

相处VS相思:隔代教育绘本

更新日期:2015-12-08   作者:zhiying 浏览次数: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隔代教育的时代。据一项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岁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则占到总数的一半。

  隔代教育的弊端不仅给孩子的性格造成负面影响,也造成年轻人和老人之间的意见冲突。甚至对孩子平日的吃喝、生病问题,都矛盾重重。下面是一些讲述隔代亲子关系的优秀绘本,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画对隔代亲子关系进行了解读。

  一、相处

  1、《歌舞爷爷》--凯迪克金奖作品

  爷爷在孙辈们前重现年轻风采。老人,小人都需要陪伴,我们对下爱得够多,对长辈则陪得少,更少去欣赏老人们的曾经,而回顾过去分享过往是老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是不是多看看家里老人的"节目"呢

  亲子--爷爷为何费劲地给孩子们show歌舞,孩子们未必清晰,但是孩子们对与爷爷的歌舞的围观和喝彩,是对爷爷的认同,让读者想起自家的老人是否可以唱歌、跳舞、乐器表演。。。等老人的兴趣爱好的展示。

  关系--孩子对于老人的才艺的认可,会让祖孙更加亲密,也会弥补老人自感衰老的无助感,也会让孩子以老人为荣的荣誉感。

  2、《艾玛画画》---花婆婆芭芭拉·库尼的“画婆婆”

  艾玛72岁了,有四个儿女、七个孙子女和十四个曾孙子女,孩子们来时,艾玛会烤布丁、做奶油巧克力派,还会摆满鲜花,孩子们也会带来好多礼物,那时她非常快乐。可是他们不会呆很久,所以---艾玛觉得很寂寞。于是她画画了。。。

  亲子---独居老人的寂寞人谁都无法彻底解决,何况从书里看又是寡居的老人。艾玛已经算是“品味生活”的老人了,但是仍然孤独。她看到孩子们送的一幅画,觉得自己也能画,时间就飞逝如电了。孩子们觉得特别的好,还要艾玛多画一些,艾玛的兴致更高了---特理解艾玛,因为我那80的老娘这几年挣奋力手工制作精美漂亮的割绒鞋垫呢,就是因为大家都赞美都喜欢,我的办公室里还装了框挂在墙上做装饰呢。

  老人的作品,与其是爱好,不如说是寂寞杀手!

  相处之道:欣赏!做老人的好听众、好观众,点头称是。

  3、《先左脚,再右脚》--- 汤米·狄波拉

  爷爷陪伴着孙子成长,从学说话、走路—“先左脚,再右脚”,爷爷说、讲故事,玩“大象”积木游戏到一起过了最有意思的五周岁的生日,然后爷爷中风了,然后是孩子和爷爷说话、玩“大象”积木,讲故事,扶着爷爷走路—“先左脚,再右脚”,孙子说。。。

  是不是很感人,

  亲子—爷爷参与养育孙辈在全球都是常见,甭管有薪酬还是无薪酬。有的时候,好的爷孙关系大大促进孩子的成长。在条件许可下,比如长辈的精力、能力许可,我们应鼓励老年人参与抚育孩子。

  关系—老人对孙辈们的抚育会让孩子更有爱心,更有家庭观念。

  4、《我爱我的爷爷》

  很喜欢前后两环衬,都是12幅画面,描绘爷爷奶奶的生活。可是内容却是大有不同,前环衬有8幅是爷爷和奶奶在乡下相互扶持的幸福生活,后四幅是奶奶生病了直到去世,最后是爷爷进城了。后环衬是从城里儿子家回去后的爷爷振奋了精神,和前环衬一一对应---一个人做起奶奶还在时的事情,最后四幅是收到城里来信,儿孙们来乡下看爷爷来了。

  这本名字很朴实的绘本,没有吸引到我,后来有机会翻到了,完全被打动了,赶着某网促销抓紧下单。

  亲子—奶奶去世后,爷爷来到儿子家,爷爷的不同的生活习惯引起孙子的好奇,爷孙的共通生活中觉得爷爷有好些神奇之处。可爷爷和大多数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来到第二代第三代家庭的老人一样,有些那么的不自在,所以他要回去了,不仅给孙子们玩具,还要硬塞给儿媳钱,推拖后最后放在了厨房的抽屉里---这是奥地利的作品,可是觉得特中国味儿。

  关系—爷爷来到儿孙家,修补了自己因老伴去世的寂寞和伤痛,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不愿意打扰子女,让他又回到了乡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作为子孙的我们多跑几趟就很好,只要老人的身体允许,完全可以让老人在原有环境下生活。

  5、《奶奶来了》

  这本韩国引进的绘本是我读过的把老人带来的“麻烦”描画的最为惊心动魄一本---来自乡下的奶奶有时候大小便失禁、有时候会随意的脱了上衣凉快凉快,还有时候会在孙女的学校围墙边睡觉。。。这些事多么让一些大人和孩子面红耳赤,颜面大失的事情啊。

  亲子—书中的孩子是个旁观者,她发现和看到奶奶的这些不一样的行为,而出面处理的多是儿子,儿子的孝是无声的课,让孙女跟“陌生”的奶奶去贴近---那是爸爸的妈妈啊,“那奶奶爱爸爸是不是像爸爸爱我这样呢?”

  关系---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中,孙女“长高了一厘米”,这是高度,也是时间的长度,奶奶来了,让孙女学到了很多,长高了。

  相处—没啥好说的,儿子、女儿、儿媳、女婿们的行为对孩子是最好的教育。

  二、相思—因为相处所以相思

  6、《外公》-约翰·伯宁罕

  我觉得是描绘外孙女和姥爷间关系,以及死亡教育中的最好的一本,很含蓄,画面也不那么幽暗。最后的外孙女推着一辆婴儿车也给你积极的感觉。

  外孙女和外公种花种草、唱歌谣、玩看病游戏、到海边玩耍、在院子运动、到河边钓鱼、在雪地里起舞,外公给外孙女讲故事、做草莓冰激凌。。。然后外公病了,然后是让人难过的画面—外孙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望着空空的爷爷做的沙发。

  亲子--这里面的相思实际上建立在相处的基础上,正是因为外孙女与外公这样的共同生活,才会让祖孙感情深厚,才会有出神地不舍地望着爷爷的沙发。

  所以,相思还没有像有些书那样的“哀”。

  5、《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汤米·狄波拉

  又是狄波拉的作品。而且这里面除了隔代,还有曾外婆呢。四岁小男孩汤米和家人每个星期天都会去看完外婆和曾外婆—94岁了。汤米总是跟她们问好,还会跟曾外婆一遍吃糖、一遍聊天,老老人和小小孩都在自己的专用椅子上。有时候,在外婆给曾外婆梳头的时候,汤米总是让外婆“绑牛尾巴”,汤米的外公也总是喜欢带着孩子们去吃冰激凌,回来时还会给曾外婆送点心。这样温馨的铺垫总是时伤心的消息—楼上的外婆去世了。

  “去世是什么?”“楼上的外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吗?”汤米的问题,在帮助我们给需要解答的孩子提供答案。生命有始有终。“每当你想起她,她便会回到你的记忆里。”汤米的妈妈这样“完美的回答”。

  有一颗星星滑落,“那也许是楼上外婆给你的亲吻呢!”又是智慧的妈妈的话。

  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语言。

  7、《爷爷的红脸颊》

  爷爷的条纹成了孩子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亮色,衣服,还有那个同样的条纹摇椅。爷爷讲了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有时候会让孩子快乐,还会让我们思忖,我们要怎样和世界相处!

  直到爷爷变得透明—也只有变得透明,他才可以无处不在孙子的视界里。

  相处之道—多听老人家讲故事,哪怕我们怀疑真的?假的?都要深信不疑,因为“是爷爷说的”。

  还有很多,是怀念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进行生命教育的绘本,比如大家熟悉的《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的天使》、《爷爷的墙》等等,都寄托了对死去老人们的思念之情,但我是想总结一下这些绘本里祖孙们的相处,希望不要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所以就对它们暂不想做分享。

儿童娱乐

少儿动画

智力游戏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