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妈妈,每当孩子不听她的话或者做事不如她的心意时,她就着急,忍不住大声地斥责。可是过后,当她看见孩子伤心或者愤怒的样子,她又责备自己,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道理沟通呢?愤怒和内疚两种负面情绪交替出现在她和孩子相处的岁月里,直到孩子读中学,她才通过学习找到了自己情绪的原点。
原来,她小时候她的妈妈就经常发脾气。她从小就是带着愤怒、恐惧长大的。所以,等到她自己成立家庭有了孩子之后,不自觉地把她所受的教育模式也延伸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因为她的觉察和改变,她得以阻断她的“原生家庭”残留在她生命中的负面情绪,使自己的小家庭从此变得充满喜悦、平和的健康氛围。
父母的声音、眼神、情绪,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位爱发脾气的父亲,或者是一位经常幽怨流泪的母亲,都有可能代表着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伤痛和挫伤。所以,回溯童年的缺憾,重新调整疏通自己的情绪管道,在自我觉察中成熟成长自己,这是我们身为人父人母觉悟的第一步。
我们的父辈、我们父辈的父辈的年代,还很少有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普及。他们凭借自然的父爱母爱,抚养着子女。舐犊之情,也让他们付出心血,但毕竟因为时代和知识的局限,不少父母也会把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遗留在我们的“内存”中。
当然,我们无意批判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父母会故意伤害他们的子女。我们上一代的父母,不少也是接受了不科学甚至是“毒性教条”的家庭教育。倘若他们知道世界上还有更为健全的抚养子女的方式,他们一定愿意让子女拥有更健康更美满的成长环境。我们可以吸取他们的经验,接受他们的教训,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比我们自己更科学、优良的家庭教育。
有个妈妈是个完美主义的职业女性,想家庭、工作都要完美。经常是她出差回家,看到家里很乱,孩子衣服很脏,丈夫和孩子的餐饮也很简单,她就很惭愧,觉得自己没做好母亲、妻子的角色。于是,她时常陷入分身乏术的脆弱中,内疚、羞愧在潜意识中使她经常发无名之火。孩子要她陪着出去玩,而她正准备为孩子做饭、打扫卫生,还要做未完成的工作,焦虑加惭愧的情绪转化为愤怒,于是就对孩子发脾气。后来这位妈妈去参加心理培训,发现她实际上是通过虚假的自我防卫——愤怒,来掩饰自己的羞愧。
任何感觉都有可能是另一种感受的转移。有人气哭了,有人笑哭了。我们可能在生气时哭泣或者陷入忧伤中,也可能在高兴时喜极而泣。学会探求自己的情绪真相,这位妈妈明白了情绪是有转换器的,她完全可以用比较平淡的、不痛苦的情绪,来替代对他人和自己较具威胁性的情绪。
有时候,有些行为和情绪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只是我们很难察觉。很多妈妈在产后会得抑郁症。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些人中的很多人是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关爱。其实当你感觉不舒服或者生气的时候,正是自我觉察的时机。试着去了解,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情绪?你生气的背后,可能是恐惧,也可能是内疚;问题可能不在于眼前的这件事或这个人,而在于这件事、这个人触动了自己潜意识中的某一种经历或感受,残留在潜意识中的情绪按钮被启动。于是,那些不曾被我们察觉的东西就显现了。这是觉察的好机会,静下来,可以让我们有机会调整情绪,重获心灵的平静。
学会觉察,有利于我们及时处理负面情绪。情绪宛若生命的河流,起伏于我们的人生,穿越于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出现各种情绪冲突。然后,各种各样的感受,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了我们的行为和语言。此时,我们就需要以敏锐的觉察来静心体会,唤醒我们对自己或愤怒或恐惧或喜悦或嫉妒等情绪反应的认识和了解。
一位妈妈因为情绪疾病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有一天,孩子给她写了一封信,她在看到信时,第一反应是哭泣。因为孩子在信中说,妈妈情绪失控时自己感觉很紧张,自己也很想发火。妈妈哭泣的背后是内疚,内疚自己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了阴影。被内疚折磨的她,不是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寻找另一种解脱自己内疚的情绪,来代替她无法承受的内疚,那就是愤怒、埋怨。于是,整个家庭氛围又陷入一团糟,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让孩子受到更不好的影响。如果她是成熟的,她就会觉察到自己哭泣的背后是内疚,然后不陷在自责中,而是让自己去面对已经发生的问题,去寻求更好的方法来亡羊补牢。觉察到情绪的真相,才能寻找到自我与冲突的平衡。妈妈的情绪是平静的,才会有正确引导孩子的方法和渠道。
有一位妈妈是美国名牌大学的硕士,但她自己却是经常处在情绪焦虑和脾气暴躁中,而且拒不反省,也就没有自我觉察和成长的机会。十几年里,丈夫和孩子纠缠在她的负面情绪里,最终婚姻触礁,孩子的精神也出现了问题。
知识和学历并不代表母亲的修养,来自乡村妇女的质朴慈爱之心,给孩子心灵的滋养,有时候远大于一位心智不成熟的硕士、博士母亲给予孩子的东西。
一颗自我反省的心、想更好地爱孩子的自觉意识、自我成熟、自我成长的欲求,还有母亲的慈爱,是我们给孩子的礼物,也是孩子给我们的人生馈赠。
孩子可以成为我们的人生导师:因为他们的成长,我们得以成长。他们不断制造、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去面对,在面对中醒悟自己、成熟自己,使我们的人生进入更智慧、更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的境界。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