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用餐是每个人每天的必修课,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而这项技能一般在孩子2岁左右就开始训练,这期间,关键还是在于父母的培养教育。如果从小就不注意吃饭这项基本技能的练习与培养,势必会给孩子入园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父母在孩子入园之前的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很多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同时,采用的方式、方法并不是很科学合理:
一、呵护过度型
这一类父母,可能时间比较充裕,或者脾气很好,对孩子是百依百顺,样样都以孩子为中心,每顿饭都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吃一顿饭通常都以小时计算,他们认为孩子还小,自己还不会独立吃饭,还唯恐孩子饿着、噎着,孩子吃饭的事情就全全代劳了。于是,孩子上幼儿园了,自然就不知道怎么独立应对自己的一份饭菜了。
关爱孩子是每个为人父、为人母最自然不过的情感,而我觉得这样的关爱应该是建立在科学、客观、正确的基础上,一味地包办代替,给孩子造成太多的依赖,无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绊脚石”。孩子总是会迈出独立的第一步,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独立用餐是必须掌握的技能,父母是不可能每天追到幼儿园里来喂孩子的,所以,要想让孩子尽早地适应集体生活,该放手时就要放手。
二、急于求成型
以吃早餐为例,有的父母把早餐提供给孩子后,自己又急于去做其他的事情了,等到事情做好了,再看看孩子,一碗饭才吃了一点点,自己却上班时间快到了,所以,就端起饭碗,三口两口就喂完了。也有的父母干脆一开始就直接喂完了事。细想一下,时间是节省了,但同时,浪费的却是孩子的每一次学习机会。长此以往,父母经常性地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又怎么可能会有进步?
通常这一类父母,大多数都是性格比较直爽,做事情速度较快,或是比较赶时间的人。但我要奉劝这些父母,既然“鱼与熊掌不能皆得”,与其如此之“赶”,不如牺牲一点睡懒觉的时间,早点起床,留点时间和机会给孩子自己学习用餐。
三、追求完美型
很多孩子在一开始学吃饭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碗饭一半吃到了肚子里,一半漏在桌上、地上、身上,或者就直接用手抓饭菜,弄得一片狼籍。《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众人皆知,碰到这种情况,很多父母会以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吃饭时讲究卫生、注意别做漏嘴巴;或者脾气暴躁点的父母就大声呵斥孩子:“你看你,又吃得一塌糊涂,就不能小心点,脏兮兮的。”
孩子有着自己的年龄特点,2岁左右的孩子,由于生理的原因,手部小肌肉动作发展还不是很协调,抓握勺子有时还不是很稳当,所以,在往嘴巴里送饭菜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在半空中就漏了一半的情况,自然就成了“漏嘴巴”了。可以说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每个孩子学会独立吃饭这一技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所以,我们大人也不用太苛求完美,把要求降低一些,尊重孩子,遵从他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允许他们“漏嘴巴”。给了孩子“漏嘴巴”的机会,或许,孩子学会独立用餐这一过程就大大缩短了。
年轻的父母,如果你是这样做的,别再执着了,调整你的态度与教育方式,留一点空间和时间给孩子,让他们在快乐、自主、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掌握用餐这一项技能!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