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假如你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遇到困难了,你可以想办法解决,假如你想不出办法,可以向别人求助。但是,假如你对自己的期望错了,不仅没有人帮得了你,而且你越有办法,能力越强,教育结果就越糟。因为你是南辕北辙。
对家庭教育而言,教育期望包含四个方面,即:
1.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2.对孩子的期望,
3.对亲子关系的期望,
4.孩子的自我期望的引导。
先说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有的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就是:把孩子拉扯大,给孩子找份工作,给孩子买栋房子(农村则是给孩子盖房子),帮助孩子完婚,然后,长长地舒一口气,认为当爹当妈的责任总算尽到了;有的父母认为要给孩子一个高的起点,于是用自己打拼半生所得积蓄,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质生活,选择好的幼儿园和学校就读,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给孩子请家教老师,更有甚者辞掉公职,陪读陪学;极少数的父母认为,做父母不在于能给孩子多少条件,而在于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从小尊重孩子的选择,用心良苦地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价值观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三种期望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看便知。那些企图为孩子准备一切、照顾一切的家长,不过是培养一个可怜的寄生虫,总有一天,当自己不能再照顾孩子的时候,孩子将面临极大的困境。那些总是催逼孩子,总是监管孩子的父母,往往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还要在那里抱怨:现在的孩子真难管,真没办法。而真正的希望在于第三种,可惜现在这种人还占极少数。
至于对孩子的期望,不同的父母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希望,自己所有的人生遗憾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比如“大学梦”,比如自己羡慕的某种职业和身份,总之感觉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一定要让孩子不重蹈自己的覆辙;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就希望孩子去做,或者期望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于是从商的人,就希望孩子富有商业头脑,从政的人,就希望孩子善于迎合,从文的人,就希望孩子有很高的审美情趣。极少数的父母,把孩子看作另一个独立的人,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天性,这样的父母很少去苛求孩子,所以不会像前两种父母那样累,而孩子却更快乐,发展也往往更好。
对亲子关系的期望反映了父母们的伦理观。有的父母过分看重自己作为“家长”的尊严,以孩子听话、顺从为荣,假如孩子忤逆自己意愿,便不能忍受,只要出现在孩子面前,就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穿梭于自己的成人世界,不屑于与孩子待在一起,或者不愿意把与孩子相处作为自己生活计划的一部分;少数的父母能够从小和孩子亲密无间,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上天的赐予的、一个生命中重要的伙伴相处,互为师友,和孩子一起来面对生活,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双赢的亲子关系。
最后,如何引导孩子的自我期望呢?请允许我用我的一个咨询案例来向大家说明。
2004年11月21日 咨询人:母亲
母亲是药剂科的医师,丈夫是某公司的执行总监。他们的儿子今年7岁,读一年级,非要当第一名,因为他在幼儿园始终就是第一名,而现在他在班里是第二名。他接受不了,妒忌心很强的他,甚至对考第一的孩子产生了敌对心理。这位母亲很着急,说孩子在平时生活中也出现了不能容忍失败和差距的现象。她很担忧地问我怎么办……
(摘自 孟迁咨询记录)
我觉得,一个人有要强之心是一件难得的好事。这样的人对自己期望高、勤奋,最有可能取得骄人的发展。但是过犹不及,这个孩子现在的心理已经存在了阻碍它自身发展的因素。这个案例存在两个问题:合理的自我期望,如何对待强者。
先说第一个问题,合理的自我期望。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孩子对自己的期望,决不应该以别人为坐标。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强,当然也不是比别人差,而是根本就不该随便和别人比。我们的责任是,孩子能够做什么,我们就帮助孩子做到什么,孩子的自我期望应该是,自己能够做什么,就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到什么。
健康的自我期望不是比所有人都强,而是做最好的自己。我跟这位母亲讲了一个极端的比喻,如果班里的孩子都是白痴,那全班第一有什么荣耀?假如全班都是天才,那全班最末又有什么丢脸?
所以,正如海明威所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同样,比别人差并不低贱,低贱的是自己没有长进。
当一个人有意和别人比较的时候,他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自己的进程,因为如果他有缺点,而对手这方面的不足更甚,他就会认为自己的缺点也可以容忍;假如他有优点,可是对方在这方面的优点比他强许多,他就会认为自己的优点不值一提,自轻自贱。这个逻辑是这样,如果你打篮球没有乔丹好,那你还打什么篮球,如果你做软件比不上比尔•盖茨,那你做软件还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危险的逻辑,这是一种对自己很大的干扰。有这样心理的人,他的目光只盯住自己身边,而没有看得更高、更远、更广;他的脚步是不协调的,因为它不是与自己的天性步调一致,而是不时地对照别人。
所以,最佳的状态是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是致力于运用自我并谋求自我超越。
再说第二个问题,如何对待强者。
我们必须接受差距,除了极为稀少的天才,大多数人总会遇到比自己强甚至是比自己强许多的人。
如何对待那些优于自己的人,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从善如流还是妒火中烧?把那个人假想为良师益友,还是自己获胜的障碍?其实,即便是竞争对手,他也能给自己带来教益,而且对手从反面给自己的帮助往往是朋友和其他人所不能给的。君子有成人之美,假如自己真的没有办法赶上人家,别人的长处自己很难学得来,那就由衷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敬佩,这至少也表示了自己也是一心向善的,这也是一个进步者应有的姿态。
不以强者为妒,而以强者为友。对待别人的优秀和卓越,我们在给予由衷地赞叹的同时,也要加紧自我发展的脚步。这是我给那位母亲的最后一个建议。
您讲得很对!我也为处世不够成熟而苦恼。
我的随身电话是 13146384220,随时恭候。
借鉴的智慧
之一
满腔羡慕和一声叹息
故事一:古时候,有一个叫牛缺的学问家到邯郸去拜见赵君,在路上遇到了强盗,他们把他的衣服、车、马全抢走了。但是牛缺离开时,还是高高兴兴的,看不出一点痛苦和忧愁。强盗们感到奇怪,忍不住回来问他为什么还这么高兴,他说:“君子不因为身外之物而损伤自己。”强盗说:“太贤明了!”
一会儿,强盗们互相议论说:“以他的贤明去见赵君,如果说到我们的行为,一定会对我们不利,不如杀了他。”于是追上去杀了牛缺。
别人听到这个故事,互相告诫:碰到强盗,不要像牛缺那样。不久,一个燕国人到秦国去,路上又遇到了强盗。想起别人的劝告,便和强盗尽力争夺,一会儿就寡不敌众被强盗抢走了东西,他又追上去低声下气地请求要回财物,强盗恼怒地说:“我们让你活下来已经够宽宏大量了,你却还不停地追我们,我们的行踪将要因你而暴露了!既然已经当了强盗,就没什么仁慈了!”于是,便又杀了他。
故事二:春秋时候,鲁国一个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喜好学问,一个喜好兵法。喜好学问的儿子用学问去游说齐侯,齐侯任用他,让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儿子用兵法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让他做军官。两个儿子都得到了丰厚的俸禄,使他们原本贫困的家富足而且荣耀。施氏的邻居孟氏非常羡慕,便请教施氏谋取功名的方法,施氏便把两个儿子的情况告诉了孟氏。于是孟氏的一个儿子用学问去游说秦王,秦王很生气地说:“当今各国都是弱肉强食,如果用仁义治国,必然灭亡。”于是对他施以宫刑。另一个儿子用兵法去游说卫侯,卫侯说:“我国是弱国,被夹在大国之间,大国我就服从,小国我就安抚,这才是求平安之道,如果逞强动武,我国很快就会灭亡。如果让你全身而归,你到别国,会给我国带来很大的祸患。”于是对他处以刖型。
两个儿子回来后,孟氏十分恼火,便斥责施氏。施氏说:“合于时势的昌盛,违背时势的灭亡。你的儿子所学的与我们相同,结果却与我们相反,这是违背时势的缘故,而不是行为本身的荒谬。天下的道理没有永远对的,也没有永远错的。过去用的,现在或许要抛弃;现在抛弃的,将来可能要用到。用或不用,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啊。”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家庭教育浪潮的兴起及广大家长教育意识的觉醒,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以及经验的借鉴。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什么,市场上很快就会出现什么,当父母们渴望孩子考学成功时,便出现了《轻轻松松上×××》、《我家出了个××博士》、《×××女孩》、《×××男孩》;当父母们渴望孩子摆脱平庸时,市场上又出现了《天才与俗物》……面对这些教育“神话”,大家怦然心动;为了孩子,家长们纷纷慷慨解囊,买下了许多家庭教育指导书籍,可是读后却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教益。一般来说,他们都对书中成功事例极度羡慕,并因此对作者提出的观点完全认同;但是,在随后的实践中,他们却发现书中的内容与现实有着巨大差距,很多经验根本无法运用,所以最后只能以一声叹息结束。许多家长不禁焦虑地问:为什么那么好的经验我就用不上?究竟什么样的经验才适合我的孩子呢?
家长的焦虑疑惑充分说明,机械地照搬、模仿不仅不能给我们真正的帮助,还会让我们陷入新的困境,情况因此变得更糟。我们要向别人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但是我们首先要科学地对待学习和借鉴本身。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对“教育神话”的追问
借鉴中之所以存在问题,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成功者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借鉴者方面的原因。我们先来讨论成功者方面的原因,主要谈两点。
一、成功者的经验等于成功的原因吗
市面上曾经流行过这样一本书———《我家走出四个博士》,书的作者是李振霞教授。我有幸听过一场李教授的报告。我发现她的四个孩子不仅学历高,而且都不是那种高分低能的人,而李教授所说的“父母和孩子实现双赢”,也确实不是一句空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再对李教授的经验进行分析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客观地讲,李教授的教育经验确实有独到之处,但于此同时我发现,李教授的经验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尽管她的事实是那么有力。比如说,她建议父母在家庭内部创造学习的氛围,这看起来很合理,但是,细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
就社会发展的观点来看,提倡建立学习型家庭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就任何一个非学习型的家庭来讲,建立学习型氛围是谈何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那些处于半文盲状态的商贩、农民、工人家庭里,父母怎么能创造出像李教授家那样的学习氛围呢?
不同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有不同的促进或破坏作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里的孩子成功了,我们就建议大家创造学习氛围;那么,假如一个商贩家庭的孩子成功了,而且孩子的确从父母早出晚归的奔波中受到了激励,那我们是不是就要建议家长都起早卖菜呢?又比如说,李教授建议给孩子讲故事,她说从小就给孩子讲杨家将、董存瑞的故事,后来她的一个孩子就舍身从水中救人。但是,她给孩子讲董存瑞的时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在30多年后的今天,还有几个孩子能听得进去董存瑞的故事呢?
李教授教育的成功应该说不容置疑,可是李教授介绍的成功经验却问题百出,这很矛盾吗?NO!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解释一下: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未必是一个优秀的教练员,一个人身体好决不能就由此推论他是健康专家。李教授自身成功了,并不意味着她能指导别人获得成功,“当别人的教练”;李教授的自认为的“经验”并不一定等于她真正成功的原因,更为准确地说,成功者所认为的经验并不等于成功的经验,前者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而后者是规律本身,两者往往相去甚远,还有可能毫不相关。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由一种原因促成的,而是一种结果多种原因,即一果多因。人们在梳理成功的原因时,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而且还要分辨出各种因素在促成结果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总结经验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进一步说,一个成功者能否把握他自己的成功过程,是一个问号。
由此看来,我们在借鉴别人的经验的时候,不应轻易地接受,还要开动脑筋、睁开眼睛,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
二、所有的成功都是值得借鉴的吗
所有的成功都值得借鉴吗?非也。有些成功属于特例,并没有什么推广的价值;有些成功的途径本身就存在问题。这两种情况在钢琴王子郎朗身上就有一个集中的体现。
《爸爸的心就这么高》曾是书市上的一本惹人注目的畅销书,书中讲述了钢琴天才郎朗的奋斗经历和他的父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郎朗的确是钢琴演奏领域的一个奇才,他继承了父亲争强好胜的天性、极高的天分和开朗的性格。在他们的成功经验里,父亲的苛刻要求、细心关照、全力支持,对于孩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忽略,足以证明这本书对读者并不是特别地负责任。
首先,郎朗的天分绝对是万里挑一,爸爸的心就这么高的前提是孩子的天分就这么高,我们应该注意到,父亲近乎苛刻的要求是以孩子超人的天资为基础的。郎朗的事迹,实际上是一个特例,已经超出通常情况的范围了,并没有太多的借鉴价值。如果不明确地声明这些,就很容易对家长形成误导。
其次,书中提到的父亲对孩子实施的体罚方式并不值得提倡。郎朗的父亲对孩子的体罚强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像,而且曾经一度逼孩子走向悲剧的边缘,这是十分不足取的。
再次,贯穿全书的强烈的功利意识也是应该批判的。书中,朗朗的全家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在进行一种赌博般的孤注一掷,孩子出人头地成为了他们人生最大的追求,艺术是他们的手段,孩子获奖成为全家人的最高期望。我们不难想到,孩子成功了,全家人当然会高兴得热泪盈眶,然而,失败了呢?获奖和出人头地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这种功利心将会成全这些少数人(天分高且机遇好的人)而伤害其他的多数人。我认为这首先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
如果说李教授的事例说明“一果多因”的道理,那么,郎朗的例子应该给我们带来“多因一果”的启示。我们要达到一个结果,方式、方法和途径都是多样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如说,要获得财富,有的人靠的是自己的劳动,有的人靠的是自己的知识,还有的人靠的是自己的智慧;但是,买彩票也可能有发财的机会,赌徒也可以腰缠万贯。难道我们也要学习他们,通过后面这两种途径致富吗?
从另一个方面说,一个失败结局的出现,也有多种原因。有些人自己很努力,选择也很正确,但是依然失败了,为什么呢?也许只是背运而已。比如,一个老练的渔夫,有很高超的技术,也选对了捕鱼的路线,但是天气突变,他很可能空手而归。相反,一个懒惰的农夫,也能在树桩前捡到一只因慌不择路而撞死的兔子。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偶然因素,它们可能影响我们做事的结果,难道我们会因此而舍弃勤奋去守株待兔吗?
在家庭教育中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有借鉴的价值,也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没有借鉴的价值。无论成功或者失败,别人的结果对我们的意义并不大,关键是要从别人做事情的方式和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危险的捷径心理
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只求答案不问思路,学数学只要知道得数就行,学政治只要知道标准答案就行,这些学生很难取得好成绩;有些成年人在单位里也是这样,他们最希望领导告诉他们工作该如何做,却害怕领导让他“看着办”,这些人是很难当上领导的,他们也算不上好的下属。
与之非常相似的是,许多家长都曾经问过我,有没有现成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方案。其实,我们只要冷静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家长的这种期待本身就有问题,他们的这种“捷径心理”和学生只求答案不问思路又有什么区别呢?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人格传递,人格的传递是与家长自身的人格特征紧密联系的。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人格,面对这么复杂而巨大的差异,我们最佳的、也是惟一的选择,就是因人制宜。这种人格传递所需要的因人制宜的程度,是技能训练所需要的因人制宜程度远远不能比拟的。我们怎么可能提出一个现成的、完整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案呢?难道人世间会有包治百病的药吗?
那么,在捷径心理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一方面是一种思维上的惰性,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是艰苦的,惰性心理使人们不愿进行思考。于是人们就有了这样的潜意识———要是能直接从别人那里获得答案或者结果,那就太好了!另一方面,很多人在心理上也存在惯性,他们已经习惯了听从和执行别人的命令,而不是自己去思考、发挥和随机应变。当他们面对问题时,往往找不到思考和判断的立足点,同时他们对自己也缺乏信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怀有的捷径心理往往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受误导,在时间和经济等方面蒙受损失;另一种结果就是致使家长不立足于自己的现实、不会开发和运用自己的智慧。
所以,也许我们每一位家长都需要经常对自己说:开动脑筋,相信自己!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