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学多网旗下婴幼儿教育频道!关注婴幼儿教育,刻不容缓!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亲子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

把握时间,把握命运

更新日期:2015-12-08   作者:zhiying 浏览次数:
  

  引 言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一次,撒旦召集手下的魔鬼商议如何让人类放弃努力,从而消灭人类的希望。

  有的魔鬼说:我们向人间播撒疾病,那样人类就会自顾不暇,从而让人类陷入绝望。

  有的魔鬼说:我们告诉人类,他们的努力是无效的,他们根本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还有魔鬼说:我们向人间投放更多的恶,如奸诈、卑鄙、嫉妒,让人类自相残杀。

  ……

  撒旦说,你们的提议都行不通,因为人类对这些已经麻木了。其实捉弄人类也很容易,只需要告诉他们“时间有的是”。

  不少时候,我禁不住想,难道人类真地中了撒旦的魔咒吗?我的确未曾见过一个毫不拖拉的人,一个对时间有明智安排的人。大家都是浪费时间的高手,各有各的绝招,我们总以为时间还来得及,没有必要现在就开始做,没有必要现在就全力以赴。我们总是等到不得已的时候才被迫面对,可是往往这时候我们发现,好多事情已经来不及了……

  为什么我们的时间素养如此缺乏?因为我们从未受过有效的时间教育。我们的时间素养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缺失的,而是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被破坏了。看看我们关于时间教育的记忆吧:

  “时间就是生命。”

  那生命是什么,不知道生命是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意义?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那谁不愿意卖掉一年的光阴而做世界首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

  什么叫“盛年”,我才10岁,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吧。“难在晨”有什么关系,明天不是还有吗?

  “时间就是生命”、“努力学习”、“知识就是力量”是我听到的引起人们最大视听疲劳的教育规劝。已经和“车辆转弯,请注意安全”一样引不起大家的半点重视了。

  我们讲“时间就是生命”,不如告诉孩子每天练一个小时的篮球,一个月后就可以比他的朋友打得好;我们讲“努力”,不如告诉孩子努力就是你本来只能做十个俯卧撑,但是你要用尽力气想做第十一个;我们讲“知识就是力量”,不如告诉孩子通过杠杆可橇起自己搬不动的石头。

  我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时间教育,潜能由此被大大压抑了。现在我们再也不能浪费孩子的天分了!为了探索对孩子的实践教育,我们必须自己首先懂得时间。

  时间魔方

  时间是所有可能的前提,如果没有时间,那就什么都没有。

  时间是固定不变的,每天都是24小时,不会增加、不会减少。时间不会给任何人网开一面,无论他是富豪还是总统,我们只能适应时间,时间从来不会适应我们。

  世间无可取代的事情是很少的,其他事情,人们总有办法可想,唯有时间无从取代,无论是金钱、珍宝还是位极人臣、能工巧匠;时间无法蓄积,时间不像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那样被积蓄储藏。时间好像上帝给我们的一笔钱,上帝不去管我们买什么,但是却要求我们必须消费,一刻不停。谁也别想把今天省给明天。

  还有一点虽然不能说是时间的特性,但是却也很有趣的现象:时间的属性在客观上是不变的,但是事件发生的作用和带给人的感受却是一个百变魔方。有时候人们抱怨时间太快,良辰苦短;有时候人们又觉得时间太漫长,仿佛是负担;有些人看起来忙得不可开交,却不知道自己忙些什么,没有什么收获;有些人看起来优哉游哉,可是事情却办得井井有条;有些人七天抵不上别人的一天,有些人一天胜过别人的七天……时间仿佛一个神奇的魔方,又像一个百变的魔女,不同的情境,人们对时间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观念,时间有不同的效果,我们虽然无法改变时间的属性,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孩子对时间的态度和观念。

  关于时间的两个常识

  为了提高运用时间的能力,或许我们应该先了解两个常识。其一,事情是有轻重缓急的;其二,时间是有类别的。

  1.事情的性质

  对于普通人来讲,人们常常同时面对很多事情。但是,这些事情的性质是不同的,我们对他们的处理也应该是不同的。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

  近日,一项对5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的各项能力测试显示,九成大学生不会合理管理时间,只知熬夜。专家指出,这可能会导致毕业后工作效率低下。

  近日,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在上海组织了一个模拟求职训练营,吸引了500多位复旦、交大、同济、上外、财大的应届毕业生。期间测试了大学生就业前的各项能力,其中时间观念是重要的一项。这道时间管理的测试题是:如果你是一个从事农产品贸易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早晨8:30上班,中午休息1小时,下午5:30下班,今天需要处理7件事情:第一,处理当天紧急事宜,需要1小时;第二,有谣传,公司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处理投诉需要2个小时;第三,和公司总监沟通需要4个小时;第四,和总经理一起吃工作餐需要1个小时;第五,编写下一年度的预算报告需要2—3天时间;第六,处理前一天的未处理完毕的事宜需要1个小时;第七,准备下午开会的材料需要30分钟。你是如何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流程?

  测试结果显示,九成大学生将一天的工作流程安排到深夜12点,尽管如此,他们还没有处理完一些重要的事情。

  从事培训20多年的美国培训师Shi Bisset介绍,测试结果说明学生不会分辨事情的重要性,持续工作到深夜12点也没有处理好一些重要的事情,工作效率低下。其实这些事情是无法在24小时内完成的,因此需要根据事情重要性的大小进行取舍,对一些有关联的事情可以合并起来处理。比如说,第一、第二件事情很重要,最好尽快完成;第二和第三件事情可以合并处理,这样还可以节省1小时,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第五件事情需要化整为零,每天做一些就可以了,这样就不需要熬夜工作了。为此,Shi Bisset说,长期熬夜不仅不利于健康,也会导致人精神涣散,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学生们需要从现在起学会管理时间,珍惜每一分钟,合理安排每天日程,提高做事效率。

  (新闻标题《上海应届毕业生测试显示: 九成大学生不会管理时间》 2004年11月)

  看完这则新闻,我们首先感到的是,在高强度竞争的社会氛围下,时间管理能力对孩子就业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或许能驱动您从现在开始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我最希望的。

  这则新闻很典型地说明了各类事情性质的不同。具体来说,事情可以从两个向度来对其进行划分,即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重要”就是说这件事情意义重大,“紧急”就是说事情需要马上处理。我们可以对事情作出四种分类。请参看下图。

  重要而紧急的事情,比如孩子考试前的复习、商人谈判前的准备等;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比如人际关系、素养提高;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比如接听电话(特殊电话除外);不紧急又不重要,多数时候属于无聊时的消遣。

  我们经常听人说起每天很忙但不知道忙些什么,这种状况多半是因为在第三、四类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了。如果把时间花在第一、二类事情上,人们不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人们能感到他的效果和好处。

  了解事情之间的差别,我们就可以明智地去对待,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重要而紧急的事情,需要我们马上去做,直到做完为止。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我们应该有时间就去做,或者放在固定的时间去做,定一个长期的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第三、四类事情我们尽可能不要去做,第三类事情比较容易迷惑我们,其实它虽然紧急,但是没有什么意义,既然没有意义,也就尽量不要做了。

  2.时间的类别

  先来看一则故事: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个小测验”,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

  他问道:“瓶子满了吗?”

  所有学生应道:“满了。”

  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

  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

  “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

  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

  “没满!”学生们大声说。

  他再一次说:“很好。”

  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

  抬头看着学生,专家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

  “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

  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时间的分类了。从时间的量上来讲,可以分为大块时间和零散时间,从时间的具体安排上来讲,可以分为固定时间和灵活时间。根据时间不同的性质,我们来安排不同性质的事情。对于固定时间我们用来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如我们的孩子想提高数学计算能力,那么我们就可以规定每晚的8点至8点半就用来训练计算能力,没有特殊情况不做改变;对于灵活时间,我们可以随机安排。再比如,我们可以集中大块的时间来做一些不能分开来做的事情,如让孩子做模拟试卷等,大块时间就好比大石头,你要是不优先安排,你就可能无法处理了。而零散时间可以用来做一些积累的事情,比如早餐后上学前的时间,可以利用5~10分钟的时间来背英语单词,通过对零散时间的利用,可以积累自己的知识和训练自己的能力。长时间的积累是可以创造奇迹的。优秀的人物往往都善于利用零散时间,所以他们不仅在某个方面成就非凡,还在很多方面多才多能,让人惊叹,其实,那些许多让人惊叹的成绩,或许只是每天茶余饭后的十分钟而已。

  如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浪费时间是人类普遍的特长,一个利用时间的高手并不比一个天才容易找到。人类浪费时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时间资源的流失远远超过任何一种其他资源。但是,最臭名昭著的时间杀手只有三个:盲目、拖延和压力。如果能够“降伏”这三个杀手,就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克服盲目 制定计划

  我读高中的时候寄宿,每个月休息两天,每当这个时候,同学们大多都要带些书回家。许多同学每次回家都带一大摞书,我一般只带一本。因为我知道,回家后事情多我又有惰性,肯定看不了太多,书带多了,拿起这一本,又想看那一本,反反复复什么也看不成。相反,带一本书,不仅不用选择,没有压力,而且一本书也够读。

  从时间概念上可以判断学生的成绩,那些说高考还有15天的学生,绝不会是出类拔萃的学生,顶多是个中上游,因为这个概念太模糊了,根本无法把握。算时间,至少要算到小时,还有15天,每天能利用6个小时,那离高考还有90个小时,这样,才能计算出自己能够做多少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才能让宝贵的时间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最大的杀手,我并不以为然,因为南辕北辙或者原地不动比延迟对人们更为不利。人们所以不做计划,原因不一。有的人是因为做过计划,但是大多都失败了,所以认为做计划对他没有用处甚至会使他再次蒙羞;有的人习惯于不做计划,而且生活或者工作进行得也不错,所以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做计划。对于前者,是因为他不会做计划,对于后者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特别复杂而具挑战性的目标。

  对于一个有所追求的人,制定计划绝对是一个必备的能力和策略。我们的孩子人生刚刚开始,就更需要学会制定计划,将来的生活将有无数次的机会对他们的计划能力进行考验。

  如何制定计划呢?我建议大家可参考如下的步骤:

  第一步 整理事情

  1.分清事情轻重缓急。就像我们前面所讲的两个有关时间的常识,先要列出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和重要但不太紧急的事情。

  2.衡量同等级事情的难易程度。分析并排列事情难易,对于同样紧急或者同样紧要的事情,选择最容易做的事情,因为这样最有效果。

  3.剔除不重要的事情。回顾自己计划前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找出经常占去自己时间的、紧急但不重要和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想出今后避免类似事情发生的计划。

  第二步 整理时间

  1.计算有多少时间

  每天有多少时间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其他节假日有多少时间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必须除去生活中必须用掉的时间,比如吃饭、睡眠、交通、必要的应酬等,我们计算的是我们有多少“净时间”,可以完全自由地支配时间。

  2.对时间进行分类

  在整理出我们有多少净时间之后,对时间进行分类,哪些时间是一个小时以上的大块时间,哪些是零散的时间,每天哪些时间最稳定,适宜作为固定时间,对于那些灵活机动的时间,我们如何利用,需要准备些什么。

  第三步 制定计划

  1.参照自己可利用的时间和事情的优先次序,制定相应的计划。需要格外注意的三点是:其一,要确定每件事情的最后时限;其二,要把娱乐放松的时间列入计划,适当地缓冲和调整会提高效率;其三,最好能做一个简单的图表,比如先行图,让自己随时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度,随时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2.写清每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以增加自己的动力。

  3.控制计划的难度,每个人执行计划的能力各不相同,执行能力越高,计划的难度可以越大。假如,一个人第一次制定计划,或者以前的计划都失败了,那么我的建议是,你的计划难度系数应该在60%以下,当目标有把握达到时,人们最愿意付出努力,即使偶尔不能按计划进行,人们也有弥补的信心。许多人好高骛远,结果反而徒增挫败感,于是对计划丧失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制定计划的上限不应该超过95%,因为即便你的执行能力很强,也要留出处理意外事件的余地。

  4.制定计划最好以周为母单位,以天为子单位。太长或者太短都不便于控制。

  第四 根据反馈调整计划

  很少有一步到位的计划,计划制定以后出现出入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为此懊悔不已,索性放弃计划,真是可惜。其实我们应该一方面从失败和成功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执行计划的能力,一方面根据自己完成计划的能力,调整计划的难度,使计划更切实可实。反馈时间一般在一个周期之后,如果不行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修改计划,但是不要太频繁,否则意味对自己失信,计划将失去对自己的约束。

  克服拖延

  明明已经决定要做什么了,可是迟迟不开始;都已经订好了计划,可是就是不实行,直到很久之后才想起原来自己还定过这么详细的计划。这种人是最没出息的了。他可能很聪明,他可能很有能力,但是他永远一事无成,因为他的智慧只停留在幻想上,而成败是靠事实说话的。为什么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中要加上一句少说空话呢?我到去年才体会到其中的意味,说的空话越少,实干就越多,少说空话的确是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志!

  我的两个教训:

  故事一 三年之前,我想深入了解一下学校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需要参考一些资料,但是当时我没有图书馆的借书证,于是我从朋友那里借了一个证。很顺利地找到了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回家之后兴致勃勃地读了一气,我已经打算好了,先粗读一遍,再精读,然后把笔记输入电脑存档。可是,谁知道,从那天之后我就不知不觉把这本书放下了,因为反正有二十天的时间可以读呢,而且还能续借,于是这一放,竟放了半个月。直到突然有一天,那个朋友打电话说他要考试急需借书,希望我先把书还了。当时,我想还了也没关系,反正我记得书的编号和在图书馆里的位置,再去借好了。后来我的朋友考完了试,我又用他的图书证去借,可谁知图书馆有了新规定,图书证只能供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办了一个,可是等我再去馆里面找那本书,找了好几遍,怎么也找不到,到数据库里一查,显示这本书遗失。

  我当时懊悔不已,因为里面有好多观点对我是很有启发的。后来我每次去书店或者图书馆,都找这本书,可是至今没有找到。说来好像有一点奇怪,生命中很多东西都是只出现一次,明明有迹可循,可就是再也找不到了。

  故事二 2004年春天我去金华参加中国家庭教育论坛丰会,明明打算提前一天到,约好了许多师长和朋友会前聚一聚。

  当时手头压着一篇已经约好的稿子,说好我去金华之前给人家发过去。可是那篇稿子的话题自己很不感兴趣,不太愿意写,于是左拖右拖,后来居然给忘了。直到临行的那天早上,才想起来,于是赶快给编辑打电话,问可不可以换一篇别人的或者能否推迟到下一期,编辑说那怎么行,说我的稿子是这期主题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都排好版了,领导都签字了。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写,到中午11点终于写完了,连饭也来不及吃,因为要收拾东西,还要去拿带给朋友的东西。中午两点钟的火车,到一点半,一切就绪,只要打车去火车站就行了。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因为平时打车只需15分钟就能到的。可是谁知道,那天不知怎么回事,在路边居然站了5分钟,才叫到一辆车。一上车就催人家司机师傅快些快些,可是路上偏偏又一路红灯,等到了火车站还有两分钟就开车了,下车后狂奔。进到候车大厅,才发现自己原来还不知道在几号候车厅。等我赶到检票口,一个人也没有了,但检票员还在。我当时还抱有幻想,可是人家告诉我车刚开走不到一分钟。等我到了金华,大家都埋怨我,问我什么事让我临时变卦,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讲。现在,当我再讲这段经历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羞愧的,但是“知耻近乎勇”,希望大家能把我作为前车之鉴。

  好了,现在深受“拖延”之害的我,跟大家来详细讨论一下拖延的问题。

  “拖延”,一言以蔽之就是“等等再做”。等等再做,那么现在做什么呢?重要的事情不做,那只能做无所谓的事情,当我们这样选择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快乐或者轻松呢?往往不会,因为虽然我们没有做,但是那件事情却会一直在我们心里压着。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呢?等一等,等到什么时候呢?我们的时间是否真的“有的是”呢?“等等再做”往往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我们不得不做的时候,会变得十分被动,一个是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做。无论是哪种结果,肯定不都是我们所希望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还是那么喜欢拖延呢?

  人们拖延往往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源自人们的惰性,好逸恶劳,能不做就不做,能明天做就不今天做,总要拖到不得不做的时候才去做;第二种源自人们趋乐避苦的本性,事情很棘手,或者头绪很多做起来比较麻烦,这些都让人们觉得痛苦,所以人们无意识中逃避这些痛苦;第三种源自人们的自信,觉得事情很容易,时间还来得及,没有必要马上做,拖一拖也没关系。

  关于如何克服拖延,我为大家介绍如下几个经验:

  第一 马上开始

  不管事情难易,不管时间是否富余,都要马上开始,因为既然必须做,早晚都要做,那还不如现在就开始做。假如事情确实比较难,那么拖延将会让我们很被动,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干扰甚至打断我们。有时候面对比较麻烦和困难的事情,让人感到很痛苦,这个时候要明白,如果现在躲避痛苦,只能让痛苦变得更加痛苦。面对比较有难度的事情或者比较麻烦的事情,先简单分析和整理一下要做的事情,是比较可取的。

  如果时间很富余,而且也真地没有被打扰和中断,那么,做完眼前的事情可以让我们放心去做其它的事情。即便是娱乐和消遣,我们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去进行。

  每次有事要做的时候,最好在心里先把这些道理给自己讲一遍,当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马上做的好处时,我们就比较容易立即开始,及早进入状态。假如没有马上开始的习惯,那么就更要果断,直到自己形成习惯。

  第二 防止节外生枝

  无论是在刚开始,还是在事情进行了一个阶段之后,都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想法:等一下吧,干点别的吧,要么看会儿电视,要么上网看看新闻,这其实都是潜在的“陷阱”,看电视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往往是非看完不可;看新闻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和各种各样的链接,常常没完没了,等电视或者新闻看完了,时间也常常所剩无几。要是有哪个糊涂虫,居然想要先玩一会儿游戏,那情况就更糟,说不定耽误了时间,还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

  有时候“节外生枝”来自别人,比如突然来了一个电话,要自己帮个小忙,这时候最好先把事情记下来,等忙完手头的事情再去处理。因为一旦开始做别的事情,就很难说要过多久才能继续工作。当然,如果事情很紧急,则另说。

  第三 中断后要及时地归位

  在学习或者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断也是经常的事情,关键是要能及时地归位,许多人抱怨把要做的事情忘记了,其实真正忘记的时候是很少见的,往往是意识一次一次地闪过,又一次一次地拖延,到最后索性放弃。比如晚上和一个很聊得来的朋友聊天,肯定会注意到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或者该休息了,但是聊性正浓,要不再聊一会儿吧,聊完这个话题吧。可是聊完这个话题,很快又进入了另一个话题,直到最后累得实在聊不动了才罢。真正能想到停止就能马上停止,或者直到筋疲力尽才停止的情况都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在两者之间,但是现在我们要训练自己即知即行,即行即止。

  消除压力 轻装上阵

  轻而易举是偶尔才会出现的,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计划,棘手事件不仅是成功者日后桂冠的点缀,也是他们当时真实的痛苦。压力当然可以产生动力,但是也可以消磨一个人的意志,让人们踟蹰不前。斯多克斯先生说:80%的困难和压力有关,解除那些压力,你就能解决那些困难。现在我们就来讨论如何消除和化解那些给我们消极影响的压力。

  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当我们为压力痛苦不已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一点头绪也没有,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可是如果再不开始就来不及了,好烦呐……

  今天又荒废了,已经好几天了,这样下去不就完了吗?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或许是时间久了,太疲了,一见那些事情就烦……

  太痛苦了,我快受不了了,我必须停下来放松一下了。可是,虽然我能停下来,心里却一刻也放不下,我还在为那些事情发愁,得不到片刻欢愉……

  上面这几种感觉您有过吗?即使您回答您都有过而且经常遇到,也不用太在意,因为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当事情的意义比较重大的时候,即使我们是总统也难免产生类似烦恼,问题是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您提供以下几个建议,供您参考。

  第一 勇敢而积极的心态

  无论是谁,困难都是难免的,每个人的困难各不相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一筹莫展。

  1.这个时候要牢记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意义,暂时把问题抛开,大声的在心里告诉自己决不服输!

  2.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无论你昨天做得多糟,无论你刚才曾经多么怯懦,都不要去回顾,把昨天和刚才视作无关,集中精力从今天从现在开始。

  3.回忆自己过去取得的成功(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有它重要的价值),想想自己曾经克服的困难,充分唤醒自己的积极体验。人的心理有一种奇妙的特性,就是相似吸引。一个人回忆积极的经历,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否则则相反。

  4.搜索头脑中勇敢和坚韧的榜样,无论它是现实中的,还是艺术作品中的,或者是从别人嘴里听说的,只要有这样的形象,就把他在自己的头脑中强化。假如没有现成的,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去寻找,像《勇敢的心》、《甘地传》、《巴顿将军》、《肖申克的救赎》、《耶稣受难记》等都是不错的材料。

  总之,我们首先要让自己清醒,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以及这件事的成败对自己的意义,然后我们要从自己或者他人身上寻求积极的影响,来建立唤起自己内心的勇气、决心和力量。

  第二 鲸吞不成蚕食之

  仅仅有决心和勇气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讲究策略。许多事情看起来很难,其实没有那么难,许多事情看起来很麻烦,其实没有那么麻烦;当然,另一种情况就是相反。前者往往把我们吓怕,后者其实更为可怕。想当然的判断常常束缚了我们,而不期望马上成功,往往会更容易成功。

  如果事情看起来真地无从下手,想想我们做学生的时候是如何做应用题的吧。许多思考题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先确定我们具备哪些条件,然后我们也能大体确定如果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哪些条件。虽然这样我们还不能马上解决问题,但是我们至少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烦,一点也不愿意做。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问题简单化,先做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如果我们状态不好,我们就许诺自己只需做10分钟。当我们做了10分钟之后,再做5分钟后又有什么难的呢?既然已经作了15分钟,那么坚持到20分钟也就不成什么问题,很可能就这样不知不觉进入了状态,自己都不愿停下来呢!即便自己真地再也做不下去,也没关系,因为少做远胜过不做,人的状态总是像波浪一样起起伏伏,状态不好时少做一点,状态好的时候多做一点也就赶出来了。

  世界上一步到位、得心应手的状况绝不是普遍的,鲸吞不成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蚕食”,“蚕食”的积累往往胜过一时的“鲸吞”。

  第三 假如真的需要放松

  即便是有积极的心态,即便是懂得鲸吞、蚕食,人的精力和忍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放松和调节很多时候也是必要的(我是指计划之外的消遣)。

  谈到消遣,也需要说明一下。当一个人为了逃避压力而消遣的时候,他很难得到真正的消遣,因为压力无时无处不随左右,他还会饱尝不敢面对自己的怯懦感和自我控制失效的沮丧。所以很多时候,逃避只能把自己变得更糟糕。对于痛苦和压力,越不愿意忍受就越难以忍受,对于困难,越不愿意面对,就越难面对。所以,经验告诉我们不要随便为了逃避而去消遣,只有遇到重大挫折,连续自我调节失利的时候,才去考虑停下来放松一下。

  当真的需要选择放松的时候,要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事情差别比较大的消遣形式。假如你从事的是脑力劳动,你最好选择体育运动,最好还要有趣些或者有一定的刺激。不要仅仅是跑步、散步等,打球、骑马、跳伞等都可以,如果洗浴,最好能蒸蒸桑拿,不要单纯地冲个凉。最佳效果是通过消遣你能暂时忘掉你所面临的事情,能够消除那些消极的情绪,比较平静地面对那些让你为难的事情。假如你从事的是体育训练的项目,则最好选择精神方面的消遣,比如看看电影,读读小说等。如果你从事的事情技巧性比较高,那么就应该选择一些低技巧的事情,比如一个人踢踢足球之类。

  当然,给亲友打个电话,或者去一个自己没去过的商场或者餐厅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消遣也要有个限度。有个粗略的计算,最好不要采用那些有可能让你陷入其中大量吞噬时间的事情,比如网上冲浪、聊天、网上游戏或者做客等,因为消遣是暂时的手段,我们不仅要达到调节的效果而且要尽快回来。

  给家长朋友的两个嘱托

  其一,在讲时间教育的过程中我没有刻意针对孩子,很多时候是针对我们。这是为了强调如果我们自己不能用好时间,那么就没有任何办法教孩子学会利用时间。如果要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我们必须自己先成为一个高手;

  其二,培养孩子雷厉风行的习惯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切忌贪心、苛责。假如孩子效率很高地完成了一件任务,一定要给孩子在娱乐或者自由方面的奖励,决不能看孩子提前完成了马上又布置一件新任务,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反正事情永远做不完,索性拖延、放松,就会形成凡事不尽全力、拖延等等恶习。

  结语

  据说,伟大的所罗门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位智者在梦里告诉他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至理名言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能使他得意的时候不会趾高气扬,忘乎所以;失意的时候能够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始终保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状态。

  但是,醒来之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句至理名言。于是,所罗门王找来了最有智慧的几位老臣,向他们讲了那个梦,要求他们把那句至理名言想出来,并拿出一枚大钻戒,说:“如果想出来那句至理名言,就把它镌刻在戒面上。我要把这枚戒指天天戴在手指上。”

  一个星期过后,几位老臣兴奋地前来送还钻戒,戒面上已刻上了一句勉励人胜不骄、败不馁的至理名言:

  “这也会过去!”

儿童娱乐

少儿动画

智力游戏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