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学多网旗下婴幼儿教育频道!关注婴幼儿教育,刻不容缓!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亲子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

让孩子听进我们的话

更新日期:2015-12-08   作者:zhiying 浏览次数:
  

  太听话的孩子可能因为过于服从而丧失自主性和生命的活力,但是孩子完全不听话就意味着父母失去影响力(当然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如果孩子不听从我们,我们的教育要求再合理也没有用处;如果孩子不是从内心信服我们,我们的压制往往让事情更糟。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听从又信服我们呢?这取决于我们对孩子而言是否具备威信。父母的威信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第一前提。

  三种经验

  那么,如何在孩子面前建立我们的威信呢?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感受一下威信是什么。请跟随我的思路,来回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几种经验:

  第一种经验

  人们是否听从一种建议,往往不在于建议是什么,而是在于建议是谁提出的,在于我们对这个人的信服程度。医生对我们健康的建议我们是肯定听从的,成功者的经验我们是听从的,那些长者、过来人对我们的忠告我们也是愿意听的;相反,假如给我们提建议的人不是专业人士,不是成功者,不比我们更智慧、更成熟,我们一般就不予理会。

  第二种经验

  即便建议是正确的,而且提供建议的人也值得信服,但是我们仍然未必听从这个人,因为当我们的理智败于感情,败于我们的惰性的时候,我们就会放任。所以,孩子不听我们的话,但是听老师的话;所以爱人要求我们不吸烟我们办不到,但是办公区禁止吸烟,我们就能够忍住我们的烟瘾。简而言之,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该做什么,但是做不到,我们明明知道不该做,可是管不住自己,这个时候,就需要威慑。

  第三种经验

  即便建议是正确的,而且提供建议的人也值得信服,而且这个人对我们也有威慑作用,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听这个人的建议吗?不一定。假如我们讨厌甚至憎恨这个人,那么即便我们知道这个人说的对,知道不这样做对我们自己有威胁,但是我们依旧会不听这个建议,因为为了向这个人证明我们讨厌他或者憎恨他,我们会逆反,会反抗。

  上面这三种经验包含了威信的秘密。它们分别代表构成威信的三种基本要素:信(信服因素)、威(威严因素)和情(情感因素或者说好恶因素)。

  换而言之,我们要想让孩子对我们心悦诚服,我们需要让孩子信服我们、让孩子感到我们的威慑,还要让孩子喜欢和亲近我们。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信 服

  构成父母威信的第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信服因素。孩子对父母的信服有双重的含义,其一是对父母精神特质的追从、向往;其二是孩子对父母的信赖。

  孩子渴慕和欲求的人格、思想、能力、境界等,在家长身上具备,孩子自然产生信服并效仿,这就是追从。追从是一种亚信仰。通俗点讲,就是我们身上要有让孩子佩服的地方,而且越多越好。孩子爱玩电脑,我们是程序设计员,孩子怎么会不向往我们?孩子渴望坚强,我们意志坚如磐石,孩子怎么会不信服我们?孩子崇尚智慧,我们对很多问题都能有独到的深刻的见解,孩子怎么会不愿意听我们的意见?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文化水平或者社会地位低,其实知识或者地位并不是威信的必要因素,只要家长处事谨慎、爱动脑筋、人格高尚,就可以获得孩子的敬佩。最怕父母自身缺乏修养又不思进取。事实上,为了孩子而自我提升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

  “信”其实指的是家长的精神内容。假如家长精神内容过于贫乏,比如缺乏基本的价值判断、待人原则和人生追求,假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找不到优秀的榜样可以效仿的话,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孩子精神空虚、内心无着落。我们经常见到那些出身最下层的孩子,由于家庭处于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贫困中,导致孩子没有追求、不懂礼仪、追求低级趣味、做事缺乏原则等,就是这个道理。

  假如家长的精神内容过于浩瀚而且境界极高,既可能给孩子一个很高的起点以及丰富的精神给养,也可能导致孩子感到无法超越,而选择退缩、转移或者反向。比如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不学文学,不爱哲学,而对科学充满兴趣,最后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就是这道理。因为当人们发现自己的父母是一座高峰实在无法超越的时候,与其忍受这种失望,不如另辟它途。当然,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在普通家庭中出现。

  如何建立孩子对我们的信赖,我认为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身的两个经验。

  经验一:我们在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时,往往不仅看他怎么表白,更重要的是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假如他言行不一,我们觉得他在实际中做出的选择比口头上的承诺更值得我们相信;

  经验二: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曾经试探过上司的要求是否必须按时完成。假如我们发现上司没有精力或者不会在意和追究,我们就不愿意费力气去完成那些我们自己并不喜欢的任务,同时,在下一次上司对我们提出要求时我们只需口头答应就行了。

  这两个经验提醒我们要言出必践。第一个经验提醒我们的是关于“承诺”的言出必践,第二个经验提醒我们的是关于“要求”的言出必践。我们分别来分析一下。

  对孩子言出必践,不仅可以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安全感,而且本身也是一种做人准则的示范。我们拿自己的话当回事,孩子才会拿我们的话当回事。左拉说:失信就是失败。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确是个致命的错误,具体来说,不遵守承诺可以带来以下几种不利的情况。

  1.假如随便敷衍孩子,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没有兑现,孩子当然失望甚至怨恨,对我们不服气。假如说过话有时候兑现有时候不兑现,当我们提出要求的时候,因为他不知道我们说的究竟算不算,会以投机行为来对待。

  2.假如我们自己言行不一,那么我们就缺乏足够的底气来要求孩子言行如一。

  3.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最容易效仿父母身上不好的地方。

  4.如果孩子觉得父母不值得信赖,就会失去安全感。

  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对自己的要求却很松。诚然,给孩子做出表率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是假如我们不想牺牲自己的威信,我们就必须这样做。假若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去做,那岂不是犯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大忌,又何以奢望教育成功呢?我们对孩子的许诺尤其是特别符合孩子愿望的许诺,孩子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孩子对承诺有强烈的正义感,如果别人失信,他们会无比愤怒,而且他们的要求更为严格,不能容忍我们的各种“变通”。比如你答应给孩子买一把吉他,但是怕影响孩子学习不给孩子买了。无论你解释得多么巧妙,孩子都会很失望,因为他们曾经对你的承诺寄予的向往是那么强烈。父母的失信是威信的大敌,也是孩子撒谎骗人的根源之一。

  对于“要求”的言出必践,表现为一旦我们对孩子提出某个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必要的监督和反馈。我们可以套用法律部门的一句行话,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然,这里的“法”指的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我们要求孩子、约束孩子,虽然不像法律那样严重,但是要像法律那样严格。可能有的家长朋友会问,这样严格的要求岂不是和我们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相冲突吗?事实上不是这样。严格要求的前提是要求的合理。控制和放手是教育的两个方面,该放手的我们一定要充分地放手,但是该要求的我们一定要严格地要求,稍后我们会来具体说明这个问题。

  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再看电视。提出要求后第一天,孩子没有这样做,我们看到了没有说,等孩子自觉;第二次孩子并没有自觉,于是我们想发作,可是突然有事情,我们需要出门。等我们回来,因为刚才的那个事情让自己很开心或者很犯愁,结果把对孩子的监督给忘掉了。孩子见自己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做,我们并没有指责他,那么我们以后提出的要求,就会在孩子心里大打折扣了。

  当我们向孩子提出要求后,假如我们没有适时地去监督他们,孩子会想,反正妈妈不会问,我费这个力气干什么呢?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的。于是到下次父母再提出要求时,孩子就不去做或者只是应付了。长此以往,父母的威信就会降低了,父母的要求孩子就会不当回事了;而且这还培养了孩子一些应付的“经验”。有些父母有时候会检查孩子完成家长的要求的情况,有时候不会,这样就必然助长孩子的投机心理,不利于建立父母的威信。当孩子心目中还没有形成父母的要求必须完成的概念时,我们应该保证及时地检查和反馈。当孩子形成这种心理后还要不时地抽查。有时候孩子会找些借口不去完成要求,这时一定要明辨是非,既不能让孩子感到不通情理,又不能让孩子的“狡猾”得逞,这时候更要谨慎,因为无论是哪种偏差(让孩子感到不通情理或让孩子的“狡猾”得逞)都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我们在孩子面前要言出必行,行之必果,为孩子做出榜样。当我们对孩子提出要求,我们要用行动告诉他父母的要求是必须完成的。但是要想建立威信肯定不仅仅是这样,我们要处处注意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威信,这当然需要聪敏的父母自己摸索了。

  现在,我们来说明要求的合理性。要求合理是严格的前提。当我们对孩子要求本身不合理的时候,我们的态度越强硬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就越大。要么是造成孩子彻底逆反,我们威信扫地;要么是孩子被迫服从了我们,大大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和活力。

  把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强加给孩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要求不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来制定,而仅仅是出于父母的主观愿望。孩子不喜欢钢琴,可是父母认为孩子学钢琴很重要,逼着孩子学,不仅事倍功半,还会导致孩子的抵触情绪,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

  苛刻的要求同样是不应该的。不允许孩子有失误,也不能容忍孩子在改正自己的错误时的反复,求全责备不是严格而是过分。比如有些小学生的父母就要求孩子考满分,即便是孩子考了最高分,不是满分,家长依然不满意。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面面俱到,我们不是说不提倡孩子的全面发展,问题是孩子不可能同时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得尽善尽美。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要有轻重缓急,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那么我们在要求孩子不要走题的时候就先不要去管孩子的错别字。

  对孩子要求过细过死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一些家长在要求孩子完成什么或者做什么的时候还对孩子提出如何做的要求(必要的指导是另一回事),这样不仅压抑了孩子的积极性,还压抑了孩子的创造性,试想一下,当我们的上司不允许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务时,我们难道不感到压抑和束缚吗?

  威 严

  现在来说说威严要素。其实,在任何社会关系中,一定的制约和威慑都是必要的。国家要大力提升民众公德,但是也要制定法律。仅仅通过教育而没有法律的威慑显然是不行的。同样,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当然要讲民主、给孩子自由、空间,给孩子尊重,但是,没有制约和威严,就仿佛一驾马车只有一个车轮。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的情绪比理智更长久,因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太多了。常常是道理也说通了,口头也答应了,可就是不去做。人的本性当中有好逸恶劳的成分,有惰性,因为管住自己太费力气不如放任自己来的容易,所以人们自觉约束自己的时候很少。那些因为游戏成瘾而荒废学业的孩子,不明白这样做是有害的吗?不能理解父母约束他们的良苦用心吗?不是的,他们只是管不住自己而已,因为父母太心疼他们了,对他们没有威慑作用了,所以父母阻止他们玩游戏他们就发脾气。

  我读的是寄宿制高中,刘昌是我的同班同学。刘昌家庭条件很好,父母都有自己的公司,他们对刘昌也是呵护备至。所以,刘昌刚入校的时候很不适应,才过了三天就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快来接我回家吧,我无法忍受学校的环境。”妈妈说:“再坚持坚持吧。”于是刘昌又呆了一星期,可还是无法忍受独立生活的艰苦,于是又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你必须学着适应,父母不能照顾你一辈子。刘昌没办法,只好硬挺着。过了十来天,刘昌又给妈妈打电话,这次还没说话先哭出声来,说:“妈妈,快来接我吧,我快崩溃了,下个学期我再住宿好吗?”结果,不到两个小时,他妈妈就开车来接他了。

  刘昌后来对我说,你不知道我多么希望妈妈不来接我,我的内心始终在斗争,是选择坚强还是选择退缩,打最后一个电话的时候我就和自己约定,如果妈妈再拒绝我,我就选择坚强。 摘自《孟迁自传》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孩子不喜欢被约束,他们有的时候内心很需要约束,只不过他们不好当面说出来。而且我们对他们有力地理智地约束,可以带给他们安全感,并促使他们增长自控的能力,正如那句话所言:每个男孩子都渴望有一个教父。

  许多父母因为太爱孩子而丧失原则,对孩子过分迁就,这是父母建立威信的最大障碍。父母提醒孩子上学不要忘带东西,可是孩子偏偏丢三落四,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或怕孩子被老师批评,结果就一次次地去送,然后苦口婆心地告诫孩子下不为例。可是孩子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因为他知道你总会给他送。孩子跟妈妈逛超市,看到什么要什么,不给买就哭闹,甚至倒地打滚,妈妈心疼了或者面子上过不去了,索性给孩子买了算了,结果只能让孩子下次闹得更凶,下次更加难以拒绝。父母没有原则,就永远不能建立威信。

  如何建立威信呢?我给大家介绍五个方面的经验:

  A 威严始于原则

  如何建立这种威严呢?一定要我们付诸武力吗?是不是在家里要备一点刑具?不是的。我们只要建立适当的原则就行了。原则是绝不能破坏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许多家长朋友没有威信就是因为心里没有原则的界限。有的妈妈,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上学,叫很多遍,孩子还对妈妈发脾气。这就破坏了一个重要的原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先做完作业再看电视,可是孩子哀求说就看一小会儿,家长说就看五分钟开始也行;结果看完五分钟,又看五分钟,一直看到节目完毕,又要看其他的节目。这件事情破坏了两个原则,就是事情的轻重缓急、令行禁止。如果作业很繁重、很紧急,那电视一分钟都不能看;如果有一个节目孩子很想看,而且看完之后做作业还来得及,那么先看电视也可以。但是,要令行禁止,不能出尔反尔,因为拖延和迁就是没有限度的。

  谢斐尔曾经说过:“必须让孩子明了他所受的处分是因他的行为所致。”当我们要惩罚或者肯定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相反无论是孩子犯了错没有得到处分,还是孩子没有犯错却得到了处分,都会大大降低父母的威信。总之我们要让孩子感到我们是讲道理的,是有原则的。

  B 杜绝情绪化

  在表达我们的意见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让我们的态度既坚定又冷静。越坚定就越有力量,越冷静就说明我们越理智。当孩子感到我们的决定是理智而不可更改时,他就不会再固执己见,而开始顺应我们了。

  我们不用威胁孩子,我们告诉他事情的底线就好了,我们把事实摆给他就好了。我们不用发脾气,发脾气反而不好,当孩子看到父母暴跳如雷、情绪激动得无法自制时,孩子首先感到父母是不清醒、不理智的,进而感到父母任凭情绪的左右而对待自己是不公平的。这会大大降低父母的威信。相反,当我们用平静而坚定的语调,向孩子提出要求或者表明态度时,我们的口吻和语调也在向孩子传达重要的信息,我们的平静告诉孩子我们是清醒和理智的,而不是情绪化的;我们的坚定告诉孩子这是我们决定了的,不可更改的。对于我们这些既定的理智的决定,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遵守的。

  我们自己情绪化了,孩子也必然跟着情绪化,这样不利于孩子理智地面对现实,冷静地做出判断,也不利于我们合乎分寸地表达我们自己。

  心情不好时孩子怎么着都不行,没犯错也寻出点错来,让自己出出气;心情好时孩子怎么着都行,没有任何原则,甚至以孩子的错误和恶作剧为乐,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了。不仅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喜怒无常,没有标准,而且也让孩子毫无原则,从父母多变的脸色上寻找原则。这种喜怒无常,给孩子的成长在自主性、自立性多个方面制造了障碍,很容易滋生孩子的奴性和不安全感。遗憾的是,因为情绪而改变教育原则,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即便是没有因为情绪化而改变原则,仅仅是情绪化本身也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公平的感觉:谁都知道人在有情绪的时候往往缺乏理智。情绪化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是一种不负责任,引起孩子对父母的反感也就不奇怪了。希望父母能够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经常地提醒自己在孩子面前不要情绪化。

  C 父母在对孩子的态度上不一致,给孩子一定的“漏洞”

  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不一致,是家庭教育的大忌。而申明自己的态度之前先与自己的爱人取得一致,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经验。孩子最善于从家长不一致的态度中找空子,孩子的原则不是哪一方的意见正确和科学,而是哪一方更符合他的心意。并且他将此当做挡箭牌,父亲追究他,他说母亲同意了;母亲质问他,他说父亲允许了。这样父母双方都很难建立威信。

  D 惩罚不要表现出不忍

  还有一种情况在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比较常见:当孩子很不像话时,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可是当他看到孩子眼里的泪水、屁股上的手指印以及孩子痛苦可怜的样子,突然感到自己太狠心了,又后悔、又心疼当着孩子的面竟掉下眼泪来,甚至还要抱起孩子不停地自责,“宝宝别哭了,妈妈错了,妈妈不该打你,以后你改正错误,妈妈再也不打你了”,而孩子却哭得更凶了,结果孩子再遇到类似的错误时照犯不误。殊不知,这正进入了教育的误区,在你打孩子时,他还认为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当他看到你也哭了之后,他会想原来妈妈舍不得打我,下次还这样兴许没事;当你过来哄他甚至认错时,他就会想“就是你错了嘛,你看打得人家这么疼!” 惩罚之后一定不要让孩子看出你的不忍,不要马上去劝慰,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落泪和自我惩罚。惩罚要让孩子感觉到一定的压抑、挫败和沮丧,要让孩子留下十分不愿重复、极力避免的经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中吸取教训。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有的家长过于严厉,过分频繁地使用权威,要么导致孩子逆反,要么致使孩子在他面前诚惶诚恐,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都不是真正的威信。

  E 过多的重复使父母丧失威信

  在我做的一项中学生调查中,当问起最不喜欢父母什么的时候,将近70%的学生选择了“唠叨”。可见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的普遍,尤其是在母亲们的身上更是司空见惯。许多母亲总怕孩子听不明白或者记不住,于是苦口婆心地千叮咛万嘱咐。她们常认为,多说两遍效果会好一些,孩子的印象会更深刻一些,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没有百吃不厌的菜,也没有百听不厌的话,真正起作用的话决不在于重复的次数,而是在于谈话内容的质量,所谓“一言九鼎”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同时,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对重复过多的东西会产生明显抵触,以致于会淡漠该事物的影响,比如说公交车上的广播。同样,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本来孩子觉得父母说的挺对的,可是父母一遍一遍地说,结果产生了反感,削弱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凡事过犹不及,“威”过强则会导致压制、损害、极端、逆反。残暴的方式会带来反抗和仇恨。林肯的父亲病危想见林肯最后一面,但是林肯无法忘记父亲的残暴,拒绝了父亲的要求。冷漠也同样可怕,罗素在自己的传记中曾经忏悔自己早年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过于讲原则而忽略了感情的伤害,导致他的孩子们长大后都疏远他,而且总是选择他不喜欢的事情做。

  情 感

  情不是怀柔政策,也不是红白脸中的白脸,而是真诚的爱和关心。我们跟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贴心的沟通,我们让孩子感到严格的一面,也要让孩子感到慈祥、生动的一面。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感到我们对他的要求和约束是必要的,更容易达到和谐和默契。

  “情”的缺乏,往往导致孩子冷漠、残酷。孩子心理上没有归属感,就会孤僻。爱孩子是一回事,是否能让孩子感到爱是另一回事。在很多时候,孩子的成绩表成为父母脸上的“晴雨表”,这是很不好的;因为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爱的是孩子的成绩而不是他们,爱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孩子。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是因为孩子如何而爱,而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而爱。如果孩子做出了某方面的成绩,我们当然要鼓掌;如果孩子情况不利,我们应该惋惜,和孩子一起面对失败,而不是指责和惩罚。无论孩子的发展是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让孩子感到无条件地关爱和支持。

  另一方面,“情”过多则容易让孩子习惯于接受,从而导致自私和依赖,缺乏给予、爱人和自立的心理品质。爱孩子是天下父母的共性,但是什么事情也都有一个分寸问题,太多的爱和爱的缺乏都对孩子不利,那么,这个分寸是什么呢?我认为对孩子的爱的程度,以让孩子稍有感激为宜。如果没有感激,那样孩子感到的爱就太少了;如果感激太多就会成为负担,就会让孩子为了报答而生活,就妨碍了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教育界有一个著名的问话:如果只能买一件大衣,你是买给妻子还是女儿呢?应该买给妻子,因为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当中应该是第一位的。如果把对孩子的爱凌驾于对爱人的爱之上,会让孩子感觉他是核心,爱非他莫属,无限的爱他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我们必须避免孩子产生这种感觉,即爱他像欠债还钱一样天经地义。

  当然,威、信、情三者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一种类似于化学上或者生命科学上的一种结合反应,比如氢气和氧气结合而产生水,我所以分开来说明,只是为了阐述的方便。

  尊重与要求

  您尊重孩子吗?

  先来看一则故事: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说明他是用心观察并且认真对待的,我应该尊重他这种态度,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有的是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看完这则故事,您有什么感想呢?这位表演大师也是教育的高手,他深知事物的轻重和先后以及尊重的意义。现在我们就来讨论尊重。

  尊重是爱和教育的前提,没有尊重的爱是让人痛苦的爱,没有尊重的教育根本不能成其为教育。但是,尊重又容易被人忽略,家庭教育尤其如此,经常是在“爱”“关心”“负责”“帮助”的表象之下,尊重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您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呢?不防来做一个小测试。1.您是否因为自己的不良情绪而无中生有地斥责孩子,或者夸大孩子已有的错误或者过失?

  2.在进孩子的房间之前您是否经常不敲门?

  3.您是否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秘密?

  4.没有经过孩子的允许,您是否经常翻看孩子的日记或者检查他的抽屉?

  5.如果孩子想参加的特长班是您不喜欢的,您是否支持他?

  6.假如孩子的个性和您大相径庭,您是否觉得遗憾并经常说起?

  7.当孩子接到异性的电话的时候,您是否有意地避开并不主动询问?

  8.在表达对孩子的建议的时候,您是否注意您的语气和措辞?

  9.您是否经常感觉到孩子是另外一个人而不是您的一部分?

  10.假如您也认为自己的言行不太合适,您是否能容忍孩子顶嘴?

  答案及评分:

  “小孩子”的含义

  我清楚地知道,许多教育人士主张“把孩子当孩子”。孩子是不同于成人的,爱护童年独有的天真和快乐,不要把孩子当做成人一样去要求,这都是必要的。其实,“把孩子当孩子”是指“莫把孩子当成人”,而我现在要强调的是,固然不能把孩子看做成人,但是孩子也是人,一定要把孩子当做“人”来对待。

  那么,“孩子”和“人”有什么区别吗?我们难道没有把孩子当“人”看吗?这就需要我们静心思量一下了。先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A.“小孩子家懂什么。”

  B.“小孩就爱瞎倒腾。”

  C.“一个小孩子家,想怎样就怎样,那还行!”

  D.“去去去,小孩子家添什么乱!”

  E.“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

  F.“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管!”

  G.“小孩子嘛,哭一会儿,闹一会儿也就过去了!”

  H.“小孩子嘛,除了玩还知道什么。”

  I.“孩子们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而且,还有许多不能用典型的语言来列举,但是依然在父母的意识中存在。您说过类似的话吗?当我把这些话集中呈现给您,您有什么感想呢?

  其实,“孩子”背后是有诸多含义的。

  首先,孩子在智力、心理和生理上还不成熟,我们在无形中很容易给以轻视和限制。A.“小孩子家懂什么。”B.“小孩就爱瞎倒腾。”D.“去去去,小孩子家添什么乱。”E.“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H.“小孩子嘛,除了玩还知道什么。”这些话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台湾作家三毛说过一句话:“成年人最幼稚的想法就是小孩子又懂得什么?”其实,小孩子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懂的太少了。因为我们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孩子在我们眼里就是“除了玩还知道什么。”“就爱瞎倒腾。”其实对于孩子来讲,是没有“学”和“玩”的区别的,他们从游戏中不仅获得了快乐,也从探索和尝试中发现事物的不同和世界的奇妙;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着各种“实验”,他们兴趣的广泛和各种向往与冲动是他们生命活力的表现。一个孩子不爱玩,一点也不“倒腾”,是最令人担忧的。与此同时,他们从游戏中发展了自己的心理,也学会与别人合作,在确认自己在同龄人群中的角色,他们还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们从玩中发现和成熟着自己的性格。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童年缺少尝试或者尝试得不到支持,对于孩子的一生损失是很大的,不仅妨碍孩子在智力和生理上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对孩子主动性、自主性以及开放性等必要素质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其次,因为孩子还小,所以,我们觉得“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管!”“小孩子嘛,哭一会儿,闹一会儿也就过去了!”“孩子们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诚然,大人的事有太多孩子还不懂,但是,我认为把孩子完全隔离在成人生活之外并非明智之举。虽然孩子很少能给予我们实质意义上的帮助,但是,了解和参与成人生活,对孩子的成长却有非凡的意义。

  我有好几个做生意的朋友,他们自己十分辛苦,时常心力交瘁,但是他们丝毫不让孩子知晓,只让孩子来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结果孩子养尊处优,什么都不在乎,一点进取心和责任心都没有。他们希望自己承担生活的艰辛和不如意,只让孩子品尝生活的快乐,可是他们错了,孩子既不快乐又没有出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艰辛,至少让孩子懂得珍惜,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付出,则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果把自己的经历作为激励孩子上进的材料,那么孩子将由此产生很大的变化。

  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处境都有它的意义。即便是高干、巨贾,让孩子了解自己今天的成就何以得来,让孩子摆正家庭和他自己的关系,明确对他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一种可取的教育方法。

  尽可能让孩子参与成人的生活,凡事尽可能地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实在好处多多。其一,让孩子感到自己是重要的,其二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其三可以让孩子更快地社会化。

  让孩子感到自己是重要的,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外祖父母和母亲总是让我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我对他们有多重要。多数儿童只要有一个人给他们这种感觉就足以让他们健康成长,而我则拥有三个。”让孩子参与自己的生活决策,更容易形成亲密、融洽的亲子关系。因为这让孩子感觉到,他了解父母,父母需要他。

  对于第三个方面的好处,或许需要多解释一下。成人世界是比较复杂的,并非绝对纯净,也有许多利害关系,甚至丑恶的东西在里面。但是真正的成熟既不是幼稚的天真,也不是世故,而是如何建立自己的道德原则,如何面对世俗和利益。让孩子处于“纯净”的虚拟的真善美世界里,只能让孩子在面对真实的现实的时候不知所措,甚至付出本可以避免的代价。让孩子了解真实的社会,并不妨碍孩子善良,只会增加他们生存的经验,促使他们真正地成熟。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提倡所有的事情都和孩子商量,而且,与孩子探讨的事情,应该参照孩子的年龄和认知能力。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不要因为孩子小而把孩子的事情和相关的情绪看得太轻,不要认为“小孩子嘛,哭一会儿,闹一会儿也就过去了!”“孩子们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许多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小事一桩,可对于孩子来讲却“不得了”。但是,孩子是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发展自己的,三岁之前的孩子哭一下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如果哭闹总是得不到应有的照料和呼应,孩子就会产生忧郁的倾向。七八岁的孩子一次合理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父母觉得没什么,但是假如能够满足孩子,那么孩子就很长时间都处在积极的幸福感中。总之,孩子的愿望、好奇心,孩子兴冲冲提出的建议,孩子向我们展示他们的进步和成果时的兴高采烈,孩子对我们的倾诉和抱怨等都应该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重视孩子心理感受、内心体验,才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否则,就难免造成对孩子无法预测的伤害。

  总之,固然孩子尚未成年,但是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尚小而去轻视和限制,需要重视他们的感受和成长变化,尊重他们的人格。至于一些父母,无视孩子的兴趣、喜好,随便侵犯孩子的隐私和空间,干预孩子对生活道路、终生伴侣的选择,不仅是不懂得教育,而且是对孩子人权的侵犯。由于那些错误比较明显,在此不作讨论。

  尊重对于孩子的意义

  有一天,在滑雪场,一位很和气的年轻男子,来到小豆豆面前,做手势表示:“站到我的滑雪板前面来,好吗?”

  小豆豆问了问爸爸,爸爸说“可以”,于是小豆豆就对那位叔叔说了一句“Thank you ”。那个人让小豆豆蹲到自己的滑雪板的前端,把两边的滑雪板对齐,然后沿着志贺高原最缓的长坡,像风一样地滑了下去。小豆豆只觉得耳朵两边的风声呼呼地响,她用两只手抱住膝盖,努力不让自己往前俯冲下去。虽然有点儿害怕,但是非常非常快乐!滑完之后,围观的大人们鼓起掌来。

  这位年轻人叫舒奈尔德,是世界上有名的滑雪家,他总是喜欢用罕见的银色滑雪杖。这些都是小豆豆以后才知道的。但是当时小豆豆就喜欢上这个人,因为滑完雪之后,大家鼓掌称赞,然后这个人弯下腰,握住小豆豆的手,非常尊重非常温和地看着小豆豆,对她说:“Thank you!”

  这个年轻人不是把小豆豆当做小孩子来对待,而是看做一位成年的女士来尊重。当这位男子弯下腰来的那一瞬间,小豆豆从心里感到了他的友好和彬彬有礼。

  《窗边的小豆豆》

  很多人都为自己曾经那么受尊重而念念不忘,而越是伟大的人物越懂得尊重别人,越是伟大的教育导师越是能够让被教育者感到自己大有希望。我们还有这样的经验,假如一个人很尊重我们,我们不仅会以尊重回报,而且会尽量表现得好一些;假如别人很不在乎我们,那么我们也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或者形象。尊重有着奇妙的作用,家庭教育中尤其如此。

  自尊自爱是健康人格的基础,遗憾的是许多成年人不具备这些,他们很多时候缺乏足够的自尊和自爱。为什么呢?究其根源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从小就不够尊重他们,同时他们的父母也不够尊重自己。鲁迅先生在八十多年前说:“小的时候,不把他们当人,大了以后,他们也做不了人。”并呼吁“因为我们中国所多的是孩子之父,所以以后是只要‘人’之父。”到今天依然有重温的价值。

  尊重可以让孩子产生自尊。我们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值得尊重的,他就会慢慢尊重自己,从而产生健康的自我意识,并开始对自己有所期望。假如一个人们没有自尊,他就是一个病态人格的人;假如他的自尊水平太低,他对自己的期望就低,这样的人谈什么前途?

  尊重可以让孩子发现自己,我们尊重孩子的特点。孩子就会接受自己的特点;孩子接受了自己,就会在自己现状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假如孩子有什么客观的缺点或者不足,那么尊重的意义就更非同寻常,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就能帮助孩子接纳自己,认为自己也可以和别人一样,甚至超越别人。即便是一个没有什么明显缺陷的孩子,假如我们处处贬低他,总有一天,他也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三人成虎,众口烁金,他人对孩子的态度是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评价的。

  尊重可以产生责任心。假如老板很敬重我们,我们会如何做呢?那我们很自然地就会考虑如何对得起别人的敬重,我们会认真地对待事情,我们会节制自己的弱点和陋习,会努力地做最好的自己,典型一点讲,我们要对得起别人的“知遇之恩”。我们跟孩子的关系也是这样,假如我们让孩子感到我们为他自豪,那孩子就会力图表现得最好,不让我们失望,他们将会更热情地参与他们可以参与的一切事情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因此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根据马斯洛先生的理论,尊重是人类的高级精神需要,当人们满足了生理、安全和情感需要之后,尊重需要就是人类最迫切的需要。就目前的国情来讲,对于普通的家庭,生理、安全和情感需要都是容易得到满足的,所以尊重需要就是孩子们最激烈的渴望。尤其是,孩子尚未成熟,往往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和对待别人的评价,尊重对他们的发展与健康等方方面面就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家长为什么做不到对孩子的尊重

  家长不尊重孩子的原因很多,但是,很少是有意的。封建传统中的长尊幼卑思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一些父母文化水平和个人修养的不足,也会让他们淡漠民主意识,视孩子为私有财产,这些在目前的中国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一种因素在作怪,我称它为家长的“自居”,具体表现如下:

  我是成年人、大人、成熟的人,我的智力、思维和性格比你成熟;

  潜台词:你一个小孩子家懂什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是你爸爸,我是你最直接的长辈;

  潜台词:所以你必须尊重顺从我,

  我是户主;

  潜台词:你听我的理所当然。

  你花的是我的钱;

  潜台词:所以,花钱的事情我说了算,要看我的喜好。如果你不听我的,我就实施“经济制裁”,甚至中断经济支持。

  我生育了你;

  潜台词:永远不要忘记,你的生命是我给的,你应该感恩一辈子。

  我供养你;

  潜台词:吃我的,喝我的,穿我的,用我的,住我的。你还想怎么样?

  我比你强壮;

  潜台词:所以,我可以很方便地惩罚你。

  我阅历丰富,经验多;

  潜台词: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你应该多听听我这个“过来人”的经验。

  我关心你;

  潜台词:所以,你不要说我唠叨,不要嫌我麻烦,你要知道别人想让我这么关心,我还不愿意呢!

  我是为你好;

  潜台词:我爱你,我是为你考虑,不管你现在愿意不愿意、快乐不快乐,你将来会感谢我的。

  我为你负责,我是你的监护人;

  潜台词:所以你对我不应该有秘密,我应该了解你的一切,随时保护你、指导你。

  你想什么我早就知道,但你无法理解父母的苦心;

  潜台词:你们小孩子那点鬼主意我早就看穿了,可是为了你的将来,我不得不那样做,你什么时候能够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潜台词,是潜在,有一些不是马上就能让人意识到。另外,不同的父母之间差异也是很大的,并不是每一条都适合所有的父母,但是,总体上说,这些潜台词多多少少都存在于父母的潜意识中。这些自居作用,大体可分为五个方面:1.长幼尊卑、父命子从;2.以养育者自居;3.“为孩子好”;4.我是过来人,比你更成熟;5.经济和体力上的优势。第一方面和第五方面,比较明显,我们主要来进一步分析一下其余的三个方面。

  不要以养育者自居

  所谓“父母于子无恩”。首先,孩子降生在我们的家庭并不是自愿的,相反,是因为我们想要获得才去生育,倒是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新的生命,正是他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希望。生下孩子养育他只不过是本分而已,将来孩子还要养育他的孩子,而我们也是父母养育大的,生命传承中我们不过是其中一环而已。

  “为孩子好” 不是所有行为的通行证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孩子好”这个初衷一般是不需要怀疑的。但是,想让孩子好不等于能让孩子好,我们的出发点是一回事,但是我们的教育期望、教育要求是否科学合理则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是合理的,如何实现这些期望和要求还有个教育策略和能力问题。许多父母为了孩子学习好,十分卖力地催逼孩子,结果适得其反。所以,我们不能老拿我们的主观愿望说事,具体教育效果才应该是准则。

  “过来人”没什么了不起

  成年不等于成熟,幼年不等于幼稚。天真很多时候更能接近事情的本质,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渴望能像儿童一样毫无成见地观察和感受问题。成人于孩子相比优势在于成人的高度社会化,可是社会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人们更能适应社会,一方面也磨灭了人们很多美好的天性。

  “过来人”经常鼓吹自己什么事都经历过、什么人都见过。其实,经历再丰富也是有限的,并不是什么事情都经历过,更为重要的是,过来人经历的是过去的事情,现在的时代和过去存在着太大的差异,新环境下的孩子和过去幼年的自己有着太多的区别,经验受具体的条件限制,以己度人,往往行不通。相反,经历了那么多,应该让我们更坚定地认为,不要轻易下结论。另外,儿童感受世界的方式,认识事物的角度与成年人是大不相同的。要想真正理解儿童,真是需要耐下性子,费费脑筋。其实,儿童的幼稚和天真同样需要我们的尊重,就像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一样。

儿童娱乐

少儿动画

智力游戏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