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小班的美术活动“给柳树姐姐梳头发”前,为了能更好地让孩子们对所画内容有具体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特意带孩子们到小区里摸摸柳树柔软的枝条,看看柳树翠绿的颜色,感受柳条随风摆动的样子,观察柳条生长的方向……孩子们对这次观察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一直都在和同伴交流、分享,有的孩子甚至一直都在哼唱歌曲《嘀哩嘀哩》。
回到活动室后,我先让孩子们回忆了刚才的情景,请他们讲述观察到的柳树(柳条的生长方向、颜色、随风摆动的样子)。然后,我们为每个孩子准备了棉棒和颜料,让孩子们凭借生活经验和现场观察着手在纸上画柳树。
我在孩子之间巡视着,还不时地给一些手部动作不协调的孩子作个别指导。可是就在我自认为这将是一次成功的美术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小睿在用棉棒画了几根柳条后,将两根棉棒一同放进颜料盒蘸上颜料在纸上涂画,又画了几根柳条后,她似乎觉得不过瘾,于是将棉棒丢在一边,索兴把手指伸进颜料盒里蘸了蘸……看到这里,我便向小睿走过去,她正专注于自己的创作,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我也没有惊动她,只是站在她后面静静地看着她用手指在整张画纸上涂抹着。等她发现我在看她时,她已经将整个画面涂抹出了一片“春意盎然”。看着她滴着绿色颜料的手和得意的眼神,看着满纸“张扬”的绿色,我略显无奈地问她:“小睿,今天我们要给春天的柳树姐姐梳理她被风吹乱的头发,可是你的柳树姐姐的头发……”
我的话还没有讲完,小睿抬起头,很沉着地对我说:“我画的是一大片柳树姐姐,这里面有许多柳树姐姐,看不清楚有多少头发!”说完,她又低头继续在画面没有涂匀的地方进行了填补。
站在她身后的我,突然觉得自己在这个三岁半的孩子面前变得十分渺小。我想起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上的一句话: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作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的倾向。想到这里,我觉得我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指挥”孩子们如何画画了,让他们自己发挥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只是轻轻地蹲下来,启发她在画面合适的位置添画几笔树干,使之变成了一大片名副其实的柳树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