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和神童的故事是我们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很多人对这些天资异禀、才华横溢的孩子啧啧称奇,他们的故事是一个无法复制的童话还是一首人人可吟的诗歌?天才和神童的故事是天赋使然还是后天勤奋付出的结果?我们如何认识这些神童?他们的成功带给了我们什么?其实,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具有天才的潜质,至关重要的是,家长如何及早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合理地开发孩子的潜能……
案例
全面发展 刘昕13岁读清华
刘昕,江苏淮安人,6岁入学就直接上三年级,原是南京二十一世纪双语学校学生,在2006年高考中,年仅13岁的男生刘昕在老家淮安金湖参加高考,取得了674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小刘昕3岁多时,就在妈妈的启蒙下开始看图识字了。后来,父母索性借来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没多长时间,他竟然也都学会了。
6岁,刘昕到了上小学的年纪。老师按惯例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没想到他认识不少字,老师加深了测试难度,原来小刘昕一二年级的知识全部都会。学校研究决定让这个小男孩破格进了三年级。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在班里个子小小的男孩,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刘爸爸说,上小学时,每当到了寒暑假,他们工作都很忙,只好干脆把刘昕送到家门口的新华书店去看书,早晨送过去,中午才接回来吃饭。从小到大,儿子学习都非常轻松,而且成绩一直都很好,高一高二时,每天晚上9点就准时睡觉。
高考后,在暑假期间小刘昕多了两份“兼职”。第一份“兼职”是暑假期间每天负责家人的中饭和晚饭。另外,刘爸爸要求儿子每天到自己的公司上班,必须按时上下班,当然,儿子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一个月可以领到600块钱的薪水。刘爸爸说,主要是想有意识地培养他适应社会的能力。刘昕的故事一直在当地传为美谈。
华裔“天才小作家”:从小博览群书
被誉为“天才小作家”的华裔儿童邹奇奇目前在美国是一个名人,经常来华访问,因而引起世人瞩目。
据说,奇奇7岁便已读书1600本,平均每天阅读200~300页,写诗100余首,“天才儿童”邹奇奇长达296页的新书《飞扬的手指》2005年刚出版面世,便轰动了美国,全球上百家报纸和电视台对邹奇奇进行了专题报道。
母亲邹灿回忆小时候的奇奇:奇奇8个月会爬,1岁开始说话,并没表现出与其他小孩的不同。但在奇奇的教育过程中,邹灿和丈夫约翰·斯维塔克采取了“尊重教育”:不把小孩当成不懂事的孩子,而是像成人一样给予充分尊重,任何事情都讲道理。
奇奇尽管生长在美国,但邹灿总喜欢给她讲中国故事。除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几大名著,她还购买大量标有拼音的中文读物给她看。“奇奇最喜欢《西游记》。”邹灿说,两岁开始每天给她讲一个《西游记》的故事。3岁时,借助汉字拼音,奇奇开始读《西游记》。邹灿认为,中国古典作品,对奇奇的写作产生了影响。
邹妈妈觉得,女儿的想像力真是丰富,是写作的料。她为女儿买了台二手电脑,有了软件的校对和纠错功能帮忙,奇奇迷上了写作。
一个月后,奇奇新鲜劲过去,常常故事写到一半就放弃了。邹灿并不怪女儿,觉得不好的故事就不强迫她写完。她常常给女儿挑选一些名人传记甚至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让女儿阅读,还教她数学等自然科学,因为多方面的知识在写作中必不可少。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