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艺术与生活的日益融合,在幼儿当下与将来的生活中,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与谈论艺术、欣赏与理解艺术。毋庸置疑,欣赏和理解艺术是幼儿的一项必备艺术素养。
然而,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艺术欣赏相对受到忽视。即便开展了艺术欣赏教育,但其理念和行为存在一些误区:有时成人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有限,觉得自己都把握不了,幼儿肯定欣赏不了;不相信幼儿拥有艺术欣赏潜能,并让幼儿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欣赏与理解艺术;有时成人采取给予、告诉的方式将其自认为的“正确答案”传递给幼儿;为了维持“秩序”,希望幼儿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仅用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等等。
实际上,幼儿的艺术欣赏潜能是与生俱来的,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要激发幼儿的艺术欣赏潜能,我们首先要了解幼儿艺术欣赏能力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幼儿生来就有艺术欣赏潜能
借鉴前人的研究与自身的思考,我们将学前幼儿艺术欣赏能力的发展划分为早期本能直觉反应阶段(0-2岁)与直接感知艺术形象阶段(2-6岁)。
0-2岁早期本能直觉反应阶段
人在生命最初阶段的婴儿时期,就能表现出感知与选择形状、色彩、节奏、韵律等形式审美要素的倾向,并能对其作出反应。就像威廉·斯特恩所认为的:婴幼儿最初对那些产生快乐的艺术对象的特质是极其敏感的,比如像色彩、亮度与明显的节奏。
婴儿在出生后的较早时期对美术的两个基本要素——形与色就有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注视靶心图与线条图的时间最长,偏爱复杂图形;注视彩色圆盘的时间比注视灰色圆盘的时间长一倍。同样,婴儿对于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等也非常敏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烦躁不安的婴儿只要妈妈将其抱在左侧或者听到与妈妈心跳节律一致的声音就会安静下来。对于柔美的声音、美丽的画面,婴儿会露出会心的笑容等。1岁左右的婴幼儿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音乐会做出积极反应,能够跟着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尽管这些最初的反应仅仅是一些本能的直觉行为,还未形成真正独立的美感反应,但它已为日后更高层次的艺术欣赏活动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
2015-12-07